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避地重遭乱,还家幸再生。一身今见汝,寸禄敢留情。更恐死生隔,浑疑梦寐惊。吾今犹有愧,未遂鹿门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经历战乱后,终于得以回家重聚的喜悦,同时又流露出对生死离别的担忧和未能实现理想生活的惋惜。
全诗翻译: 在战乱中我被迫避难,再次回家真是幸运。如今能见到你,我的心中却不敢留情。更害怕生死相隔,仿佛一切只是梦境。我如今依然感到愧疚,未能如愿以偿在鹿门山下耕耘。
注释
字词注释
- 避地:逃避战乱的地方。
- 重遭乱:再次遭遇动乱。
- 寸禄:微薄的收入或一点点的生活所需。
- 死生隔:生与死的隔阂。
- 梦寐:梦中的情况。
典故解析
- 鹿门:指的是道教的理想境地,象征着隐逸的生活和修身养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鼎,字孟頫,号涧溪,宋代著名的词人、诗人,因其在政治上的经历及其文学成就,广受后人推崇。他的作品多反映了个人经历与社会动荡的关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赵鼎经历了战乱后重回故乡的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诗人对家庭团聚的珍惜,同时也表达了对未能实现理想的遗憾。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家庭的深切思念和对生死哲理的思考。开头两句“避地重遭乱,还家幸再生”直接交代了诗人的背景,他在动乱中流离失所,重回故里,心中充满感慨和感激。接下来的“寸禄敢留情”则表现出他对生活艰辛的自省,尽管重聚,但诗人却因生活的困窘而感到愧疚。
“更恐死生隔,浑疑梦寐惊”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冲突:他对生死的思考以及对现实的迷惑。最终一句“吾今犹有愧,未遂鹿门耕”,则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差距的反思,使整首诗在喜悦中夹杂着忧伤,令人感到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避地重遭乱:诗人因战乱而避难,后来又遭遇动乱。
- 还家幸再生:重回故乡,感到无比幸运。
- 一身今见汝:如今能与你相见,感到很快乐。
- 寸禄敢留情:虽然心中高兴,但因生活拮据而不敢放纵情感。
- 更恐死生隔:担心生与死之间的隔阂。
- 浑疑梦寐惊:觉得一切都像是梦,心中充满疑虑。
- 吾今犹有愧:自己依然感到愧疚。
- 未遂鹿门耕:未能如愿以偿地在理想的地方生活。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比了重聚的喜悦与生活的困窘。
- 借代:通过“鹿门”象征理想的隐逸生活。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家庭团聚的珍视,对生活艰辛的反思,以及对理想生活追求未果的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家”:象征团圆与温暖。
- “梦”:象征对现实的惶恐与不安。
- “鹿门”:象征理想的生活与隐逸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经历了什么样的生活背景?
- A. 生活富裕
- B. 遭遇战乱
- C. 过着隐逸生活
- D. 在外游历
-
“寸禄敢留情”中,“寸禄”指的是什么?
- A. 巨额财富
- B. 微薄收入
- C. 生活奢侈
- D. 田园生活
-
诗中提到的“鹿门”象征什么?
- A. 乡村
- B. 理想生活
- C. 战争
- D. 家庭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赵鼎《还家示诸幼》与李白《月下独酌》: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但赵鼎更侧重于家庭的团聚与对现实的反思,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个人的孤独与对自然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赵鼎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