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东莱先生 其二》

时间: 2025-01-01 09:35:57

玉石明胸次,风云在笔端。

教常先慷慨,门不弃蹒跚。

籍湜疑培植,房陈似羽翰。

中兴依日月,遗像圣王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东莱先生 其二》
作者:邵度〔宋代〕
玉石明胸次,风云在笔端。
教常先慷慨,门不弃蹒跚。
籍湜疑培植,房陈似羽翰。
中兴依日月,遗像圣王叹。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可以翻译为:
胸中如同玉石般明亮,笔下如同风云般激荡。
教诲总是先行慷慨,门前不曾拒绝蹒跚的步伐。
籍湜的疑惑似乎在滋长,房陈的文采如同羽毛翱翔。
中兴之业依托于日月,留下的遗像让圣王叹息。

注释

  • 玉石明胸次:形容心胸如玉石般清澈明亮,意为胸怀宽广。
  • 风云在笔端:形容文笔犀利如风云,才华横溢。
  • 教常先慷慨:教育和教导总是以慷慨为先,强调教诲的重要性。
  • 门不弃蹒跚:无论如何都不拒绝缓慢的进步,寓意包容。
  • 籍湜:人名,可能是指某位学者或朋友。
  • 房陈似羽翰:形容文章的风采如同羽毛般轻盈,寓意文采斐然。
  • 中兴依日月:中兴的事业依赖于时光,强调时间的重要性。
  • 遗像圣王叹:留下的影像让曾经的圣王感到惋惜,可能指的是历史的变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度,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品多以抒情、悼念为主,风格简练而感人。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悼念东莱先生之际,表达了对其才华和品德的钦佩。东莱先生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老师,其影响深远,值得铭记和追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对东莱先生的深切怀念。初句“玉石明胸次,风云在笔端”便以鲜明的比喻,描绘出东莱先生的卓越才华和高洁品德。诗中充满了对教育和传承的思考,强调在文化和思想的延续中,个人的努力与贡献不可或缺。中间几句则通过对具体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对东莱先生的怀念与感慨。最后一句提到的“圣王叹”,则是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伟大人物的敬仰,增添了诗的厚重感。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逝者的缅怀,又有对未来的期许,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又开阔的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石明胸次:以“玉石”比喻内心的清澈和高尚,强调人品。
  2. 风云在笔端:形容才华横溢,能在文字中展现风云变幻的气势。
  3. 教常先慷慨:教育的过程是慷慨的,强调教育者的无私。
  4. 门不弃蹒跚:不拒绝任何努力,体现包容与接纳。
  5. 籍湜疑培植:对某种疑惑的思考和培养,表现出对学术的追求。
  6. 房陈似羽翰:文才如羽翰般轻盈,意境高远。
  7. 中兴依日月:事业的兴起需要时间的积累,表现出对历史的敬畏。
  8. 遗像圣王叹:历史的遗留让人感叹,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石”“风云”,通过具象形象传达抽象思想。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排比:多次使用相似结构,增强诗的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东莱先生的追忆,探讨了教育、文化传承及历史的意义,表现了对伟大人物的敬仰和对人生成就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石:象征清明、高洁的品德。
  • 风云:代表才华与变化的气势。
  • 羽翰:象征文采的轻盈与飘逸。
  • 日月: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积淀。
  • 圣王:代表伟大的历史人物,对其的怀念和赞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石”用来比喻什么?

    • A. 物质财富
    • B. 高洁的品德
    • C. 文学才华
    • 答案:B
  2. “风云在笔端”表达了什么?

    • A. 作品的复杂性
    • B. 作者的才华
    • C. 笔墨的重量
    • 答案:B
  3. “门不弃蹒跚”意在强调什么?

    • A. 速度的重要性
    • B. 包容与接纳
    • C. 教育的困难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邵度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对教育和品德的反思,而李白则更注重于豪情和人生的短暂。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但都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文翻译大全》
  • 《唐诗宋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