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岁杪感杯》
时间: 2024-12-29 16:56: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戊戌岁杪感杯
三更欹枕不成梦,
爆竹声中春已回。
此后年华消鲁酒,
从前诗卷付秦灰。
云龙北阙看人去,
雾豹南山许我来。
薄薄田园幸无恙,
愁怀聊对烛花开。
白话文翻译
在三更时分,枕头侧着睡不成梦,
爆竹声中,春天已悄然回归。
今后岁月里我将消磨鲁酒,
过去的诗卷则化作了灰烬。
在北阙,云龙看着人们离去,
而在南山,雾豹则任我来回走动。
薄薄的田园幸好还没有遭受灾害,
愁苦的心情只好对着烛花慢慢开放。
注释
- 三更:指夜深时分,古人把夜分为五更,三更即指半夜。
- 欹枕:歪着枕头,形容睡不安稳。
- 鲁酒:鲁地的酒,古代著名的酒。
- 秦灰:指古代的纸张,意为诗卷已毁。
- 云龙:传说中的龙,常用来形容高贵或权势。
- 北阙:指朝廷或宫阙,象征政治权力。
- 雾豹:形容南山的迷雾与豹的神秘。
- 薄薄田园:指乡村田园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树昌(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他在仕途上经历波折,常常以诗寄情,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戊戌年末,正值岁末年初,诗人感慨流逝的时光和生活的变迁。此时正值春节,爆竹声声中,春天的气息回归,诗人借此表达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索。
诗歌鉴赏
《戊戌岁杪感杯》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诗人在三更时分,因无法成梦而辗转反侧,表现了他对时光流逝的忧虑。随着爆竹声声,春天悄然来临,带来新的生命与希望,但诗人却意识到时间的无情,已然消磨掉了许多过往的美酒与诗卷。在“云龙北阙看人去,雾豹南山许我来”一句中,诗人将自己与世事隔绝的心境展露无遗,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期待。最后两句写田园的安宁和内心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整首诗以清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于时间、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更欹枕不成梦:夜深人静,无法入梦,表现了诗人的心境不宁。
- 爆竹声中春已回:春节的气氛中感受到春天的到来,寓意新的开始。
- 此后年华消鲁酒:未来的岁月中,心情如同鲁酒般消磨,暗示对过去的怀念。
- 从前诗卷付秦灰:曾经的诗歌如今化为灰烬,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无情。
- 云龙北阙看人去:高贵的云龙在北阙目送人们离去,暗指政治的冷漠与变化。
- 雾豹南山许我来:南山的雾豹象征着自由与希望,表示诗人向往的生活。
- 薄薄田园幸无恙:乡村的田园生活幸好没有遭受破坏,表现了对自然的珍视。
- 愁怀聊对烛花开:内心的愁苦只好在烛光下与花相伴,揭示了孤独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鲁酒,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迷恋。
- 对仗:如“云龙北阙”与“雾豹南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云龙和雾豹被赋予了情感,突出诗人的内心独白。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时间、生命的流逝,以及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心情和对自然生活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更:象征孤独与思考的时刻。
- 爆竹:代表春节的快乐与希望。
- 鲁酒:象征往昔的美好时光。
- 秦灰:暗示过往的诗情画意已成泡影。
- 云龙与雾豹:象征权力与自由的对比。
- 田园:代表宁静与和谐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爆竹声中春已回”是指什么节日的到来?
- A. 中秋节
- B. 春节
- C. 端午节
- D. 清明节
-
诗人用哪个意象来表达对过往的怀念?
- A. 云龙
- B. 鲁酒
- C. 田园
- D. 雾豹
-
“愁怀聊对烛花开”中的“烛花”指的是什么?
- A. 烛光的象征
- B. 诗人的愁苦
- C. 春天的花
- D. 田园的景象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描写战乱中的春天,反映对过往的怀念。
- 《静夜思》 李白: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与孤独的情感。
诗词对比
徐树昌的《戊戌岁杪感杯》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徐树昌更注重个人内心情感的描写,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反映了不同的社会背景与诗人心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诗词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