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旦》

时间: 2024-12-29 18:25:57

梦破山骨冷,扶桑未放晓。

披衣坐虚堂,缺月犹皎皎。

扬泉漱寒冽,激齿冰雪绕。

百体喜坚壮,万象觉情悄。

簪履事朝谒,神魂飞窅渺。

龛灯蚌珠剖,炉穗玉绳袅。

浮念恍已消,真庭谅非杳。

须臾霁霞起,赫奕射林表。

高树引凉蝉,深枝啅栖鸟。

二虫彼何为,逐动自纷扰。

悠悠天宇内,岂复论大小。

覆盎舞醯鸡,浓昏恣飞绕。

定知达观士,方寸常了了。

世无陶靖节,此乐知者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待旦
作者: 苏轼 〔宋代〕

梦破山骨冷,扶桑未放晓。
披衣坐虚堂,缺月犹皎皎。
扬泉漱寒冽,激齿冰雪绕。
百体喜坚壮,万象觉情悄。
簪履事朝谒,神魂飞窅渺。
龛灯蚌珠剖,炉穗玉绳袅。
浮念恍已消,真庭谅非杳。
须臾霁霞起,赫奕射林表。
高树引凉蝉,深枝啅栖鸟。
二虫彼何为,逐动自纷扰。
悠悠天宇内,岂复论大小。
覆盎舞醯鸡,浓昏恣飞绕。
定知达观士,方寸常了了。
世无陶靖节,此乐知者少。

白话文翻译

梦醒后山骨渐冷,扶桑树未放出黎明的光。
披衣坐在空荡的堂上,月亮依旧明亮皎洁。
清泉流淌洗去寒意,冰雪围绕着牙齿激荡。
全身欣喜而强壮,万象之中感受情绪悄然。
簪上鞋履去朝拜,神魂飞翔在幽渺之间。
龛灯明亮如珠剖,炉上的穗子如玉绳袅娜。
浮现的念头恍若已消,真正的庭院其实并不遥远。
片刻之间霁霞升起,耀眼的光辉射向林间。
高大的树木引来凉蝉,深枝上鸟儿啼鸣。
那两只虫子在做什么,随意地动着自我纷扰。
浩瀚天宇之中,何必再论大小。
翻覆的盅子舞动着醯鸡,浓厚的暮色任意飞舞。
定然知晓达观之士,心中常常清晰明了。
世上无陶靖节,这样的快乐知者甚少。

注释

  • 扶桑:传说中的朝阳之树,象征日出。
  • 皎皎:形容月光明亮。
  • 扬泉:指清泉流动的声音。
  • 万象:指万事万物。
  • 神魂飞窅渺:形容心神飘渺,难以捉摸。
  • 龛灯:佛教或道教用来供奉的灯。
  • 霁霞:雨过天晴后的彩霞。
  • 达观士:指心境开阔,乐观的人。
  • 陶靖节:陶渊明,代表隐逸和清净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因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个性张扬的风格,被誉为“诗仙”。其诗词广泛涉及生活、友情、自然等方面,兼具豪放与婉约之美。

创作背景

《待旦》写于苏轼晚年,受个人经历影响,诗中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亲近。苏轼在政治上的失意与个人生活的反思,使他逐渐向内心的宁静与达观转变,这首诗正是这种转变的体现。

诗歌鉴赏

《待旦》是一首通过描绘清晨意象,表现诗人内心宁静与乐观的诗作。诗中首句“梦破山骨冷”,开篇即引人入胜,梦醒后带来的寒冷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接着“扶桑未放晓”,引出对黎明的期待,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意象丰富,描绘了从夜到晨的自然变化,月光、清泉、鸟鸣等元素交织,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诗人在描绘自然的同时,也反映了自己的内心感受,表现出一种超脱与豁达。尤其是“世无陶靖节,此乐知者少”,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当世的感慨,体现出一种哲理思考。

诗中语言清新自然,修辞手法多样,既有对仗工整的句式,又有意象的生动描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哲思,既是对生命的思考,也是对自然的礼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梦破山骨冷:醒来后感到身体的寒冷,暗示梦中的温暖已逝。
  2. 扶桑未放晓:扶桑树还未吐出晨光,象征希望尚未到来。
  3. 披衣坐虚堂:披上衣服坐在空荡的厅堂,描绘孤寂的情景。
  4. 缺月犹皎皎:月亮依旧明亮,象征着不变的美好。
  5. 扬泉漱寒冽:清泉流动,洗去寒意,感受清凉。
  6. 激齿冰雪绕:冰雪围绕,带来冷冽感。
  7. 百体喜坚壮:全身感到强壮,表达自信。
  8. 万象觉情悄:万物之中感受到细腻的情感。
  9. 簪履事朝谒:准备出门朝拜,体现对生活的责任感。
  10. 神魂飞窅渺:心神飘渺,难以捉摸,表现内心的自由。
  11. 龛灯蚌珠剖:形象描绘灯光明亮如珠,象征美好的生活。
  12. 炉穗玉绳袅:炉中的穗子柔和地飘荡,展现生活的细腻。
  13. 浮念恍已消:浮现的念头渐渐消散,心灵变得宁静。
  14. 真庭谅非杳:真正的内心世界其实并不遥远,强调自我认知。
  15. 须臾霁霞起:片刻之间,彩霞升起,象征希望的来临。
  16. 赫奕射林表:光辉照射在树林表面,展现美好的自然景象。
  17. 高树引凉蝉:高树上引来凉蝉,表现夏日的气息。
  18. 深枝啅栖鸟:深枝上鸟儿栖息,描绘生动的自然。
  19. 二虫彼何为:询问两只虫子的行为,表现对生命的思考。
  20. 逐动自纷扰:虫子在动,展现生命的纷扰与活力。
  21. 悠悠天宇内:在广阔的天空下,思考生命的意义。
  22. 岂复论大小:何必再论生命的大小,表现超脱的态度。
  23. 覆盎舞醯鸡:盅子翻动,鸡在舞动,生动描绘农村生活。
  24. 浓昏恣飞绕:浓厚的暮色,任意飞舞,体现自在的生活状态。
  25. 定知达观士:知道内心豁达的人,表现对智慧的赞美。
  26. 方寸常了了:心中清晰明了,表现内心的宁静。
  27. 世无陶靖节:世上缺少像陶渊明那样的人,表现对理想的渴望。
  28. 此乐知者少:这样的快乐只有少数人能理解,表达对孤独的感叹。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皎洁,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高树引凉蝉,深枝啅栖鸟”,工整且富有音韵美。
  • 拟人:虫子的行为被赋予情感,表现生命的活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赞美,表现出一种达观、宁静的生活态度,强调内心的自由与智慧,反映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希望与追求,亦体现人生无常。
  • :代表着宁静与美好,象征诗人的内心世界。
  • :象征生命的活力与清新。
  • :象征坚韧与生机,展现自然的和谐。
  • :象征生命的细微与纷扰,表现对生命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梦破山骨冷”的意思是: A. 梦醒后感到冷
    B. 梦中温暖
    C. 冷的山脉
    答案:A

  2. “扶桑未放晓”中的“扶桑”指的是: A. 一种花
    B. 传说中的朝阳之树
    C. 一种鸟
    答案:B

  3. 本诗的主题是: A. 对自然的描写
    B. 对生活的哲思与达观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描绘夜晚与思考的作品。
  • 《登高》杜甫: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感叹。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待旦》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表现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但苏轼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达观,而李白则更注重对酒与情感的描绘。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欣赏》

相关诗句

梦破山骨冷,扶桑未放晓。下一句是什么

披衣坐虚堂,缺月犹皎皎。上一句是什么

披衣坐虚堂,缺月犹皎皎。下一句是什么

扬泉漱寒冽,激齿冰雪绕。上一句是什么

扬泉漱寒冽,激齿冰雪绕。下一句是什么

百体喜坚壮,万象觉情悄。上一句是什么

百体喜坚壮,万象觉情悄。下一句是什么

簪履事朝谒,神魂飞窅渺。上一句是什么

簪履事朝谒,神魂飞窅渺。下一句是什么

龛灯蚌珠剖,炉穗玉绳袅。上一句是什么

龛灯蚌珠剖,炉穗玉绳袅。下一句是什么

浮念恍已消,真庭谅非杳。上一句是什么

浮念恍已消,真庭谅非杳。下一句是什么

须臾霁霞起,赫奕射林表。上一句是什么

须臾霁霞起,赫奕射林表。下一句是什么

高树引凉蝉,深枝啅栖鸟。上一句是什么

高树引凉蝉,深枝啅栖鸟。下一句是什么

二虫彼何为,逐动自纷扰。上一句是什么

梦破山骨冷,下一句是什么

扶桑未放晓。上一句是什么

扶桑未放晓。下一句是什么

披衣坐虚堂,上一句是什么

披衣坐虚堂,下一句是什么

缺月犹皎皎。上一句是什么

缺月犹皎皎。下一句是什么

扬泉漱寒冽,上一句是什么

扬泉漱寒冽,下一句是什么

激齿冰雪绕。上一句是什么

激齿冰雪绕。下一句是什么

百体喜坚壮,上一句是什么

百体喜坚壮,下一句是什么

万象觉情悄。上一句是什么

万象觉情悄。下一句是什么

簪履事朝谒,上一句是什么

簪履事朝谒,下一句是什么

神魂飞窅渺。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