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昼长帘乍卷,飞絮满妆楼。
燕垒红轻缀,莺梭绿半浮。
烟云千里梦,风雨一春愁。
独倚阑干曲,时时忆旧游。
白话文翻译:
白天很长,窗帘轻轻卷起,飞舞的柳絮满是妆楼。燕子在红色的楼台上轻轻点缀,黄莺在绿色的柳梢上半浮半沉。烟云缭绕,仿佛千里之外的梦境,风雨交加,带来一整春的忧愁。我独自倚着栏杆,时常怀念往日的游玩。
注释:
字词注释:
- “乍卷”:突然卷起。
- “飞絮”:柳絮随风飘飞。
- “燕垒”:燕子的巢穴。
- “轻缀”:轻轻地装点。
- “莺梭”:莺鸟在树梢上鸣叫,梭指的是它们的动作。
- “千里梦”:比喻遥远的梦想或追忆。
- “一春愁”:整整一个春天的忧愁。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燕”与“莺”,常常被用作春天和生机的象征,表现出春天的气息与生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文慧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不详,但他所作的诗词以细腻的观察和清新的意象著称,呈现出对自然与生活的敏感与深切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春天的某个午后,诗人独自一人,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内心的忧愁,故写下此诗。诗中描绘的景象与情感交织,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即景》是一首表现春日景象与内心情感交织的古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将自然的美与内心的感伤相结合。开篇“昼长帘乍卷”便营造出一种春日的悠长,窗帘轻卷,似乎是为了迎接春光的到来,带给人一种清新与期待。而“飞絮满妆楼”则巧妙地运用了柳絮这一自然现象,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暗示着春天的到来。
接下来的“燕垒红轻缀,莺梭绿半浮”,通过对燕子和莺鸟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生机,红色的燕子与绿色的莺鸟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感。然而,随着“烟云千里梦,风雨一春愁”的出现,诗人的情感也随之转变。千里之外的梦境与春天的风雨愁绪,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对往事的怀念。
最后两句“独倚阑干曲,时时忆旧游”表达了诗人在美丽的春景中,独自倚靠着栏杆,思念往昔游玩的情景,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感伤。全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情的思索,展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伤感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昼长帘乍卷:白天变得很长,窗帘突然卷起,暗示春天的来到。
- 飞絮满妆楼:柳絮随风飘散,覆盖了楼台,描绘出春天的轻盈与美丽。
- 燕垒红轻缀:燕子在红色的楼台上轻轻地栖息,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莺梭绿半浮:黄莺在绿树梢上轻快地鸣叫,呈现出春天的活力。
- 烟云千里梦:烟雾缭绕,仿佛遥远的梦境,带有一种朦胧的美感。
- 风雨一春愁:春天的风雨带来了愁绪,暗示诗人内心的忧伤。
- 独倚阑干曲:独自倚靠栏杆,表现出孤独与思考。
- 时时忆旧游:时常怀念往日的游玩,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感伤。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燕垒红轻缀,莺梭绿半浮”,上下句的结构相似,增强了音韵美。
- 拟人:如“飞絮满妆楼”,赋予了自然物体以人的特性,使得画面生动。
- 比喻:将“烟云”比作千里梦,展示了诗人对遥远事物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过去游玩的怀念与内心的愁苦,展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伤感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絮:象征春天的轻盈与柔美,暗示生命的短暂。
- 燕子:春天的使者,象征希望与生机。
- 莺鸟:代表春天的快乐与活力,传递出自然的生机。
- 烟云:象征梦境的朦胧与遥远,表现出诗人的思绪。
- 栏杆:象征孤独与思考的空间,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飞絮”主要指什么? A. 春天的花瓣
B. 柳树的种子
C. 柳树的叶子
D. 春天的雨水 -
诗人通过“独倚阑干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生气
D. 愉快 -
诗中提到的“燕”和“莺”象征着什么? A. 夏天的来临
B. 春天的生机
C. 秋天的落叶
D. 冬天的寒冷
答案:
- B. 柳树的种子
- B. 忧伤
- B. 春天的生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李白的《庐山谣》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李白更注重豪放的气势,而《即景》则展现了细腻的春日情感。李白的诗中常有壮阔的场景,而李文慧则在这首诗中细腻地表达了个人情感与自然的交融。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提供古诗的选编和背景解读。
- 《唐诗三百首》:了解古诗的经典与风格。
- 《诗词鉴赏与写作》:分析古诗的技巧与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