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镜》

时间: 2025-01-16 22:23:22

东风送暖玉窗虚,窣地帘波日上初。

两点春山描柳叶,一奁秋水艳芙蕖。

漫云色相拈花悟,愿卜团圆皓月如。

情态自怜还自惜,几回顾影欲呼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风送暖玉窗虚,
窣地帘波日上初。
两点春山描柳叶,一奁秋水艳芙蕖。
漫云色相拈花悟,愿卜团圆皓月如。
情态自怜还自惜,几回顾影欲呼渠。

白话文翻译:

春风送来温暖,窗户微微敞开,
轻柔的帘子随风摇曳,阳光刚刚升起。
春山的轮廓勾勒出柳叶的形状,
一池秋水映衬着艳丽的荷花。
悠然自得,似乎在拈花微笑,
但愿能像皓月那样团圆。
对自己的情态既怜惜又自惜,
不知多少次回头看自己的影子,想要呼唤她。

注释:

  • 窣地:形容轻柔的声响。
  • 帘波:帘子随着风摇动的样子。
  • :勾勒、描绘。
  • 一奁:一池,指水面。
  • :艳丽、鲜艳的。
  • 漫云色:悠然自得的神情。
  • :占卜、祈愿。
  • 皓月:明亮的月亮。
  • :你,指的是自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雷地,清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内心情感。其诗歌常涉及对生命、爱情和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

《对镜》创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在春日阳光明媚时的内心感受,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对自我的反思。正值春季,诗人坐在窗前,感受到春风的温暖,产生了对生命的感慨。

诗歌鉴赏:

《对镜》是一首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春日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团圆的向往。开篇以“东风送暖玉窗虚”引入,生动地描绘出春日的温暖和清新的气息,窗户微开,似乎也在迎接春的来临。接着,诗人提到“春山描柳叶”,用“描”字传达出春天的生机和新绿的美好,展现了大自然的妙趣横生。

而“一奁秋水艳芙蕖”则通过水面映照的荷花,营造出静谧而清新的氛围,寓意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追求。在接下来的“漫云色相拈花悟”中,诗人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借助自然景象引发的思索,表现出一种宁静的心态。

最后两句“情态自怜还自惜,几回顾影欲呼渠”则是情感的高潮,诗人对自己的情感产生了自怜与自惜之情,表达了对自我形象的深刻反思与不舍。这种自我对话的方式,给人以深思。整首诗在优美的意象中,蕴含着对生命的感悟与对团圆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敏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风送暖玉窗虚:春风把温暖送到,窗户微微敞开,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2. 窣地帘波日上初:轻柔的帘子随风摇曳,阳光刚刚升起,呈现出早晨的宁静。
  3. 两点春山描柳叶:春天的山峦勾勒出柳树的嫩叶,生机勃勃。
  4. 一奁秋水艳芙蕖:水面上映衬着艳丽的荷花,展现出令人陶醉的自然之美。
  5. 漫云色相拈花悟:在云朵的映衬下,似乎在感悟生活的真谛。
  6. 愿卜团圆皓月如:希望能像明亮的月亮一样团圆,表达对美好期盼。
  7. 情态自怜还自惜:对自己的情感既怜惜又自惜,表现出对自身的反思。
  8. 几回顾影欲呼渠:不止一次地回头看自己的影子,想要呼唤她,显示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风比作送暖,生动形象。
  • 拟人:帘子随风摇摆,似乎有生命。
  • 对仗:如“情态自怜还自惜”,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春天的自然景象展开,通过描绘春风、春山和秋水的美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团圆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身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宁静而自省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温暖与希望。
  • 玉窗:代表优雅与美好,体现出诗人的雅致生活。
  • 柳叶:春天的象征,生机与活力。
  • 秋水:象征宁静与恬淡,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
  • 芙蕖:象征纯洁与美丽,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着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温暖
    C. 秋天的落叶

  2. “情态自怜还自惜”中的“自惜”是什么意思? A. 自我珍惜
    B. 自我批评
    C. 自我放弃

  3. 诗中出现的“皓月”象征什么? A. 黑暗
    B. 团圆与希望
    C. 遥远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比较许雷地的《对镜》和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但许雷地更侧重于春天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反思,而李白则集中在月夜引发的思乡情感上。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人研究》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