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蓬莱》
时间: 2025-01-17 09:19:2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蓬莱
作者:蒋士铨 〔清代〕
向空濛无际,一片江山,舻声难住。
漂泊何为,与年光来去。
去国心情,送人滋味,记销魂何处。
对此茫茫,最无聊赖,一园秋树。
我似垂杨,管人离别,不堪回忆,潇湘如许。
乍醒三眠,又身随飞絮。
鬓上尘堆,襟边酒晕,叹朱颜非故。
我欲无言,仗他哀雁,替人分诉。
白话文翻译
空旷无际的天空下,辽阔的江山,一声船只的鸣响难以停住。
漂泊的意义是什么,与时光一同流逝。
离开家乡的心情,送别他人的滋味,究竟忘却了多少?
面对这茫茫景象,最感无聊的,只有一园秋天的树木。
我就像那垂柳,关心他人的离别,无法承受这样的回忆,潇湘的情景如同往昔。
刚刚醒来三次沉睡,身体又随飞舞的柳絮而去。
鬓发上积满尘埃,衣襟边缘酒的晕染,叹息自己的容颜已不再如故。
我想沉默无言,依靠那哀伤的雁群,替他人诉说心中的苦楚。
注释
- 空濛无际:形容空旷而无边际的景象。
- 舻声难住:船只的鸣声难以停止。
- 漂泊:指流浪或四处漂泊的生活状态。
- 销魂:形容心神迷乱,无法自持。
- 潇湘:指的是湘江,常用以象征离愁别绪。
- 哀雁:指的是悲鸣的雁,象征离别和哀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蒋士铨(1685年-1755年),字士铨,号云水,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山水诗闻名。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流畅。
创作背景
《醉蓬莱》创作于清代,正值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诗人面对社会的变迁和个人的漂泊,产生了深刻的感慨。这首诗表露了诗人对离别、流逝时光的无奈与惆怅,情感真挚而细腻。
诗歌鉴赏
《醉蓬莱》通过描绘空旷的景象与个人的内心感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的开头“向空濛无际,一片江山,舻声难住”以宽广的背景引入,营造出一种无尽的孤独感。接着,诗人以“漂泊何为,与年光来去”发问,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在后面的句子中,诗人通过“去国心情,送人滋味”描绘了离别带来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他人的关心。诗中的“我似垂杨,管人离别”则展现了诗人对他人命运的关注,自己却难以自持。最后,诗人以“我欲无言,仗他哀雁”结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沉默,寄托了对离别与哀愁的共鸣。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离别的深刻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向空濛无际:描绘一幅辽阔的天空,给人一种空旷的感觉。
- 一片江山:指代广袤的江山,表达对祖国大地的感慨。
- 舻声难住:船只的鸣声无法停止,传达漂泊的无奈。
- 漂泊何为:质疑漂泊生活的意义。
- 去国心情:阐述离开故乡的复杂心情。
- 送人滋味:送别他人带来的情感体验。
- 记销魂何处:回忆起那些令人心碎的往事。
- 对此茫茫:面对这无边的景象,感到无聊。
- 一园秋树:秋天的树木象征着孤独与凋零。
- 我似垂杨:我像垂柳一样,暗示柔弱与关注他人。
- 不堪回忆:难以承受的往事回忆。
- 潇湘如许:潇湘的美景令人怀念。
- 乍醒三眠:刚刚从沉睡中醒来,暗示思绪混乱。
- 又身随飞絮:身体随着飘动的柳絮而漂泊。
- 鬓上尘堆:鬓发上积满尘土,象征岁月的流逝。
- 襟边酒晕:衣襟上酒的残留,暗示酩酊与迷惘。
- 叹朱颜非故:感叹美貌已不复存在。
- 我欲无言:想要沉默,不再言语。
- 仗他哀雁:借助哀伤的雁群来表达情感。
- 替人分诉:为他人诉说心中的苦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我似垂杨”,将自己比作垂柳,表现孤独与柔弱。
- 拟人:如“舻声难住”,赋予船只以人的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与漂泊的深刻反思,表达了个体在时光流逝中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寄托了对故乡和往昔的思念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空濛:象征无边际的孤独与迷茫。
- 江山:代表祖国大地,寄托对故乡的眷恋。
- 秋树:象征凋落与孤独。
- 飞絮:象征随风而逝的生命与无常。
- 哀雁:象征离别与哀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漂泊何为”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故乡的思念
- B. 对生活的无奈
- C. 对时间的珍惜
-
“我似垂杨”中的“垂杨”寓意是什么?
- A. 自由
- B. 孤独与柔弱
- C. 坚强
-
“襟边酒晕”暗示了诗人什么样的状态?
- A. 清醒
- B. 迷醉与懊悔
- C. 快乐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登高》王之涣
诗词对比
- 《离骚》:同样表达了对离别的痛苦,但更侧重于个人的理想与追求。
- 《春江花月夜》:描绘了自然美与人生哲理的结合,情感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蒋士铨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