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留题 其二 玩鸥亭》

时间: 2025-01-06 06:34:58

意息机乃息,人忘鸥亦忘。

逍遥方自得,邂逅岂相妨。

静见水天阔,閒知春日长。

浮沈无一累,谁更问行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意息机乃息,人忘鸥亦忘。
逍遥方自得,邂逅岂相妨。
静见水天阔,閒知春日长。
浮沈无一累,谁更问行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的是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作者提到心思放空,人与鸥鸟都忘却了彼此。逍遥自在是最好的享受,偶然的相遇又有什么妨碍呢?静静地看着水面与天空的广阔,闲暇中懂得春日的漫长。无论是浮沉还是沉浮,心中没有一丝负担,谁还会去关心行踪呢?

注释:

  • 意息:心思放空,意念消散。
  • :机心,指心中的复杂思虑。
  • 邂逅:意外相遇,偶然相见。
  • 浮沈:指生活的起伏,浮沉不定。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典故,但“逍遥”一词在古代文学中常与道家思想相关,强调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古人常以水与天空象征心灵的自由与广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裳,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心情。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东湖之畔,诗人游玩时所作,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在宋代,文人常以山水作为寄情的对象,体现了文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东湖留题 其二 玩鸥亭》是一首体现诗人闲适心境的佳作。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东湖游玩时的心灵感受。首句“意息机乃息”,开篇便传达出一种心无杂念的状态,令人感到宁静与安详。这种状态的形成与周围环境的影响密不可分。随后,诗人提到“人忘鸥亦忘”,不仅仅是人与鸥鸟的相忘,更是人与自然的融洽。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接着,诗人描绘出开阔的水天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美好春日的感知。“静见水天阔,閒知春日长”,在这句话中,水与天的广阔象征着诗人心境的开阔,春日的延绵则暗示了人生的无尽可能。最后两句“浮沈无一累,谁更问行藏”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洒脱与豁达。诗人不再关心生活的得失,而是享受当下的自在与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在简洁的字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自由的追求,展现了宋代文人理想化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意息机乃息:心思放空,心机自然消失。
  2. 人忘鸥亦忘:人和鸥鸟都忘却了彼此的存在。
  3. 逍遥方自得:只有在逍遥自在中才能真正获得快乐。
  4. 邂逅岂相妨:偶然的相遇又何妨碍呢?
  5. 静见水天阔:静静地看见水面与天空的辽阔。
  6. 閒知春日长:在闲暇中明白春天的日子是漫长的。
  7. 浮沈无一累:无论生活的浮沉都没有一丝负担。
  8. 谁更问行藏:谁还会再去关心自己的去向与归宿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沉浮比喻成浮沈,形象生动。
  • 拟人:鸥鸟被赋予了与人忘却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句工整,形成了平衡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超脱,展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由与洒脱,代表了诗人心中向往的自然状态。
  • 水天:象征广阔与宁静,反映内心的开阔与自在。
  • 春日:象征生命的延续与温暖,暗示着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意息机乃息”中的“意”指什么?
    A. 意念
    B. 意外
    C. 意境

  2. 诗中“逍遥方自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悲伤
    B. 快乐
    C. 无聊

  3. “浮沈无一累”,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名利
    B. 享受当下
    C. 迷茫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系列,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自在。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对比

比较黄裳的《东湖留题 其二 玩鸥亭》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但黄裳更强调个人的洒脱与超然,而王维则在描绘中融入了更多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