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道中》

时间: 2025-01-19 10:08:23

扁舟入于越,回首望句吴。

草树裴休宅,风烟范蠡湖。

渔歌争晚渡,桑妇有蚕租。

旧事沧波逝,何人识霸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嘉禾道中
扁舟入于越,回首望句吴。
草树裴休宅,风烟范蠡湖。
渔歌争晚渡,桑妇有蚕租。
旧事沧波逝,何人识霸图。

白话文翻译:

在小舟上驶入越地,回首望去吴地的景象。
草木掩映着裴休的宅邸,烟雾缭绕在范蠡湖上。
渔夫的歌声在傍晚时分此起彼伏,桑树下的妇女在忙着收租蚕茧。
往日的事情随着沧海桑田而流逝,谁还能记得霸主的伟业呢?

注释:

  • 扁舟:小船。
  • 越、吴:指东周时期的两个诸侯国,越国和吴国。
  • 草树裴休宅:裴休是古代著名的隐士,草木掩映的宅邸指其居住的地方。
  • 风烟范蠡湖:范蠡是古代著名的政治家,范蠡湖可能指与他有关的湖泊,风烟表示湖面上雾气缭绕。
  • 渔歌:渔民唱的歌。
  • 桑妇:指养蚕的妇女。
  • 蚕租:指蚕茧的租金。
  • 旧事沧波逝:过去的事情如同波浪般消逝。
  • 霸图:指霸主的图谋或伟业。

典故解析:

  • 范蠡:春秋时期越国的大臣,后来隐居于湖边,成为了著名的隐士。
  • 霸业:指历史上著名的霸主所建立的伟大事业,如吴王夫差、越王勾践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乔亿,清代诗人,生卒年不详,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常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诗人借游历之际,感慨历史的变迁与人事的无常。

诗歌鉴赏:

《嘉禾道中》是一首描写游历的诗,诗人通过对越地与吴地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与感慨。开篇用“扁舟入于越”引入,既有游历的情景,也暗示了诗人的心境。随后“回首望句吴”,不仅是对风景的描摹,更是对往昔的追忆。

“草树裴休宅,风烟范蠡湖”两句,勾勒出一幅古人隐居于山水之间的宁静画面,裴休与范蠡的提及,暗示了历史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通过描写渔民的歌声与桑妇的辛劳,诗人展现了平凡生活的美好与温暖。最后两句“旧事沧波逝,何人识霸图”,则是对历史的反思,感叹往日伟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被人知。

整首诗流畅自然,意境深远,既有景色的描写,又有历史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哲理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扁舟入于越:描绘了诗人坐小舟进入越国的情景,暗示着一种旅行的状态。
    • 回首望句吴:诗人回望吴国,充满了怀旧与思索。
    • 草树裴休宅:草木环绕的宅邸,体现了隐士的生活情境。
    • 风烟范蠡湖:湖面上烟雾缭绕,营造出一种恬静的氛围。
    • 渔歌争晚渡:渔歌声此起彼伏,表现渔民生活的生动。
    • 桑妇有蚕租:描绘乡村妇女忙于养蚕的情景,体现了农田生活的艰辛。
    • 旧事沧波逝:过去的事如同波浪般消逝,时间的流逝无情。
    • 何人识霸图:感叹谁还记得历史上的伟业,令人感到无奈与惋惜。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草树裴休宅,风烟范蠡湖”展现了诗的对称美。
    • 比喻:用“旧事沧波逝”形象地比喻了过去的消逝。
    • 意象: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构建了诗的意境。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旅途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思考,反映了时间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同时也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平凡生活的真实。

意象分析:

  • 扁舟:象征自由与流动的生活方式。
  • 草树:代表自然的生机与宁静。
  • 渔歌: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
  • :象征着辛勤与耕耘的精神。
  • 沧波: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扁舟”指的是什么?

    • A. 大船
    • B. 小船
    • C. 木筏
    • D. 船坞
  2. “旧事沧波逝”的意思是?

    • A. 过去的事情会被人记住
    • B. 过去的事情如波浪般消逝
    • C. 过去的事情会被遗忘
    • D. 过去的事情能被重现
  3. 诗中提到的“桑妇”主要指的是什么职业?

    • A. 渔民
    • B. 种田人
    • C. 养蚕的人
    • D. 商人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雪》——柳宗元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对比《嘉禾道中》与《江雪》,都强调了自然与历史的关系,但《江雪》更多地表现了孤独与凄凉的情感,而《嘉禾道中》则更注重生活的细腻描写与历史的反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乔亿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象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