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听泉聊解带,望塔谩驱车。
山屋潜花犬,沙溪泛叶鱼。
野僧朝自碓,牧子夜犹锄。
风景浑生意,尘劳尽扫除。
白话文翻译:
听着泉水潺潺,暂时放下了行李,
远望塔影,随意地驱车而行。
山间小屋里藏着花和狗,
沙溪上漂浮着树叶和鱼。
山野僧人清晨在磨坊,
牧童晚上仍在锄地。
这风景中蕴含着无限生意,
尘世的劳累都已被扫除。
注释:
- 听泉:听到泉水流淌的声音,表达一种宁静和悠闲。
- 聊解带:暂时放下行李,表示作者在此地放松心情。
- 望塔:远望山中塔楼,表明一种闲适的游览态度。
- 山屋:山中的小屋,体现出自然与人居的和谐。
- 潜花犬:藏于屋内的花和犬,象征生活的闲适与自然之美。
- 沙溪:小溪流淌的声音,生动描绘了山水之美。
- 野僧:隐居山中的僧人,表示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
- 牧子:牧童,代表了乡村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 尘劳:世俗的劳累与烦恼,诗中表明这种烦恼已得到解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约1040年-1099年),字仲明,号景懋,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其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大自然的美,常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作者游览庐山之际,表达了他在大自然中的悠闲与宁静,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庐山中即事二首 其二》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首句“听泉聊解带”直接引入了诗人的游山情景,泉水的声音让他暂时放下了心中的负担,体现了自然对人的治愈功能。接着“望塔谩驱车”一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景致的向往,随性而行,展现了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中间几句描绘了山间的生活景象,山屋里的花犬、溪水中漂浮的树叶与游动的鱼儿,生动地展示了自然的和谐美好。接下来提到“野僧朝自碓,牧子夜犹锄”,则是对隐居生活的描绘,野僧和牧童的形象传达了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风景浑生意,尘劳尽扫除”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诗人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尘世的烦恼也随之消散,令人心生向往。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写中,渗透着一种哲理性的思考,充分展现了董嗣杲对人生、自然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听泉聊解带:听着流泉声,心情放松,放下旅途的负担。
- 望塔谩驱车:远望山塔,随意地驱车而行,表现悠闲的心境。
- 山屋潜花犬:山中的小屋里,隐藏着花和狗,营造出宁静的生活场景。
- 沙溪泛叶鱼:沙溪上漂浮着树叶和鱼,展示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野僧朝自碓:野僧早上在磨坊工作,体现出隐士的生活状态。
- 牧子夜犹锄:牧童晚上仍在锄地,表现出乡村生活的真实与简单。
- 风景浑生意:美丽的风景中蕴含无限生机与意义。
- 尘劳尽扫除:尘世的烦恼都已被清除,表达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听泉聊解带,望塔谩驱车”,形成对称,增强诗的韵律感。
- 拟人:泉水、溪水等自然元素被赋予生命,表现出自然的灵动。
- 意象:通过山屋、野僧、牧子等意象,展现隐逸生活的宁静。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与隐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烦恼的超脱与对自然的热爱,传递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泉水:象征生命与智慧,传达自然的魅力与宁静。
- 塔:代表着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花犬:象征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 溪水:象征流动与变化,体现生命的活力。
- 野僧:代表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内心的平和。
- 牧子:象征乡村的恬静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野僧”是在做什么? A) 砍柴
B) 磨坊
C) 采花
D) 钓鱼 -
“尘劳尽扫除”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无奈
B) 释然
C) 兴奋
D) 忧愁 -
诗中“听泉聊解带”的意思是? A) 听着泉水声,放下行李
B) 聆听泉水声,感到疲惫
C) 期待泉水流淌
D) 忘记带行李
答案:1-B,2-B,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现隐逸生活的诗篇,展现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安宁。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水与生活的和谐,具有相似的主题。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同样以庐山为背景,但李白更强调豪放与奔放的情感,而董嗣杲则更倾向于宁静与隐逸的心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