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寒山自述 其四》

时间: 2025-01-14 00:00:46

目述自高吟,自高非倨傲。

高怀肯随动,幽鸟徒轻噪。

无水定无源,有烟必有灶。

天堂并地狱,自作还自报。

意思解释

拟寒山自述 其四

作者: 释咸静 〔宋代〕

原文展示:

目述自高吟,自高非倨傲。
高怀肯随动,幽鸟徒轻噪。
无水定无源,有烟必有灶。
天堂并地狱,自作还自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界的描绘与思考。
我用眼睛看见自己高高的吟唱,并不是自以为是的傲慢。
心怀高远的人,愿意随时随地感受到内心的波动,而幽静的小鸟只是徒然地在低声鸣叫。
没有水就没有源头,有烟就必定有灶火。
天堂和地狱都是由自己创造的,最终也得由自己来承担后果。

注释:

  • 目述:用眼睛看到的意思。
  • 自高:自我抬高,指自我感觉良好。
  • 倨傲:傲慢,自以为是。
  • 高怀:高尚的心怀。
  • 随动:随时随地感应内心的变化。
  • 幽鸟:指幽静的小鸟,象征无声的鸣叫。
  • 无水无源:没有水就没有源头,暗喻事物的本源。
  • 有烟必有灶:有烟就必定有做饭的灶,说明事情总是有因果关系。
  • 自作还自报:自己创造的事物,最终也得自己承担后果。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释咸静,宋代高僧,其作品多以佛理为主题,风格清新脱俗,关注内心的修持与自然的和谐。
  • 创作背景:在一个追求内心宁静的时代,释咸静以其独特的视角,反映了对自我与外界关系的思考,旨在引导人们关注内心的真实。

诗歌鉴赏:

此诗展现了作者对自我境界的深刻反思。开篇以“目述自高吟”自我陈述,表明其诗歌创作并非出于傲慢,而是源于对内心的真实感受。诗中提到的“高怀肯随动”,深刻地揭示了高尚的心灵应对外界变化的敏感与包容。幽鸟的轻噪,象征着那些表面上的喧嚣,实则内心的空洞,正是对浮华的警惕。后半部分通过“无水定无源,有烟必有灶”这样的因果关系,强调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突显出一切存在的哲理。最后一句“天堂并地狱,自作还自报”更是深刻地揭示了自我行为的后果,让人反思自己的内心与行为的关系,具有强烈的警示意味。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意蕴深远,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哲学思考与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目述自高吟,自高非倨傲”:诗人以自我观察引入,强调自我表达不是出于傲慢。
    • “高怀肯随动,幽鸟徒轻噪”:表达人心的高远应与世事互动,而非空洞的自言自语。
    • “无水定无源,有烟必有灶”:强调因果关系,事物存在必有其根源。
    • “天堂并地狱,自作还自报”:人生的境遇最终由自己行为决定,启示人们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天堂与地狱”比作人生的选择与后果,增强诗的哲理性。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自我与外界的关系,强调心灵的高尚与行为的后果,是一种哲学性的思考。

意象分析:

  • 高吟:象征着诗人自我追求的高尚境界。
  • 幽鸟:象征着内心的轻盈与空灵。
  • 水与烟:分别代表事物的本源与现象,强调因果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我?

    • A. 倨傲
    • B. 观察
    • C. 听闻
    • D. 直言
    • 答案:B
  2. “无水定无源”中的“水”象征什么?

    • A. 生命
    • B. 知识
    • C. 事物的本源
    • D. 情感
    • 答案:C
  3. 诗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什么?

    • A. 享乐
    • B. 自责
    • C. 行为的后果
    • D. 逃避
    •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内心的思考。
    • 《登高》杜甫:对人生的感慨与哲理的探讨。
  • 诗词对比

    • 释咸静的《拟寒山自述》与王维的《鸟鸣涧》,同样关注自然与内心的关系,但释咸静更强调内心的哲学思考,而王维则更多表现自然的美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