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直书怀》

时间: 2025-01-17 09:42:19

丁丁莲漏出花迟,紫禁清宵寄一枝。

仙掌相如应减渴,玉桃方朔讶长饥。

揽衣渐觉缁尘积,握椠多惭藜火窥。

梦断疏钟长乐外,一声声与白云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寓直书怀》
作者: 韩菼 〔清代〕

丁丁莲漏出花迟,
紫禁清宵寄一枝。
仙掌相如应减渴,
玉桃方朔讶长饥。
揽衣渐觉缁尘积,
握椠多惭藜火窥。
梦断疏钟长乐外,
一声声与白云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寂静的夜晚,面对莲花时的思绪。夜晚的时光缓慢流逝,莲花的绽放显得格外迟缓。紫禁城的夜空下,寄托了思念的情感。诗中提到的“仙掌”和“玉桃”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似乎暗示着对某种渴望和期待的追求。随着时光流逝,诗人发现自己身上的尘土逐渐积累,内心的不安与惭愧随之而来。梦境被钟声打断,诗人对长乐的期望似乎与白云遥相呼应,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注释:

  • 丁丁: 形容声响,像滴水声。
  • 莲漏: 莲花的盛开,形容时间的流逝。
  • 紫禁: 指紫禁城,象征着皇宫和权力。
  • 仙掌: 仙人掌,这里比喻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 玉桃: 玉制的桃子,象征着珍贵的事物。
  • 缁尘: 指黑色的尘埃,象征着世俗的烦恼。
  • 握椠: 握住书卷,表示专注于读书。
  • 藜火: 燃烧的藜草火,象征着贫困和艰辛。
  • 梦断: 梦想破灭,暗示对美好的追求的失落。
  • 疏钟: 清脆的钟声,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菼,清代诗人,生平事迹鲜有记载,主要以诗词为主,风格清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其作品常体现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创作背景:

《寓直书怀》写于其生活中的某个特定时刻,可能是在夜晚独自思考时所作,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人生态度。

诗歌鉴赏:

《寓直书怀》是一首蕴含深邃情感的诗作。全诗通过对莲花的描绘,引发出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在紫禁城的夜晚,莲花的绽放似乎暗示着时间的缓慢流逝,诗人对此感到一种无奈与渴望。诗中提到的“仙掌相如”和“玉桃方朔”,通过意象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生活中的失落感。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通过对“缁尘”的描写,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烦恼,内心的惭愧之情也在字里行间流露无遗。最后一句“梦断疏钟长乐外”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暗示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隔阂。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上,都展现出诗人深邃的思考与细腻的情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丁丁莲漏出花迟: 描绘莲花的开放缓慢,暗示时间的流逝。
  2. 紫禁清宵寄一枝: 在紫禁城的夜晚,寄托思绪与情感。
  3. 仙掌相如应减渴: 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象征心灵的慰藉。
  4. 玉桃方朔讶长饥: 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现实的饥渴形成对比。
  5. 揽衣渐觉缁尘积: 在宁静中感受到世俗的烦恼。
  6. 握椠多惭藜火窥: 读书时的自省与对贫困生活的惭愧。
  7. 梦断疏钟长乐外: 梦想被现实打断,渴望中的失落感。
  8. 一声声与白云期: 内心的追求与理想生活的呼应。

修辞手法:

  • 比喻: “仙掌”、“玉桃”比喻美好与渴望。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 通过莲花、钟声等意象,营造出细腻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生活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求和内心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莲花: 代表纯洁与美好。
  • 紫禁城: 象征权力与历史的沉淀。
  • 仙掌: 代表理想与追求。
  • 玉桃: 象征珍贵的愿望与渴求。
  • 钟声: 代表时间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紫禁”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长安
    • B) 北京
    • C) 南京
  2. “梦断疏钟”中的“梦”代表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与追求
    • C) 过去的回忆
  3. 本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快乐
    • B) 失落与渴望
    • C) 愤怒

答案:

  1. B) 北京
  2. B) 理想与追求
  3. B) 失落与渴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将韩菼的《寓直书怀》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前者更注重内心的反思与情感的细腻描绘,而后者则更多展现了豪放与洒脱的情怀。两首诗虽然风格迥异,但都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韩菼的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