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茅一斋先生》

时间: 2025-01-19 19:04:57

前辈凋零尽,如公尚典型。

为僧眉独白,见客眼长青。

教子成三俊,传家有六经。

我来问奇字,应许扣柴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前辈凋零尽,如公尚典型。
为僧眉独白,见客眼长青。
教子成三俊,传家有六经。
我来问奇字,应许扣柴扃。

白话文翻译:

前辈们都已经去世了,像公正的典范依然存在。
作为僧人,白眉独自长存,见到客人时眼中却依然有着青翠的光芒。
教导孩子们成就三位英俊之才,家中仍然传承着《六经》。
我来向您请教奇妙的字句,您应该会允许我轻轻叩响柴门。

注释:

字词注释:

  • 凋零:指人去世或事物衰败。
  • 如公:指人品高尚、声望卓著的榜样。
  • 眉独白:形容僧人白发苍苍,眉毛全白。
  • 见客:见到来访的客人。
  • 眼长青:意指眼神中仍然充满生机与希望。
  • 教子:教育子女。
  • 三俊:可能指才俊或英才,具体含义依上下文而定。
  • 六经:指儒家经典,包括《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和《论语》。
  • 奇字:可能指特别的书法字或有深意的文句。
  • 柴扃:指柴门的门闩。

典故解析:

  • 《六经》:在中国文化中,六经是儒家经典的代名词,象征着文化和教育的传承。
  • 三俊:可能借指历史上成就卓著的三位才俊,常见于诗文中,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庚,字子明,号孤舟,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反映人情世态,风格独特而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在对前辈的追忆中,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教育的重视。诗中表达了对师长的敬仰和对后辈培养的期望。

诗歌鉴赏:

《呈茅一斋先生》是一首充满敬意与感慨的诗,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前辈的深切怀念和对师长的崇敬之情。开篇即以“前辈凋零尽”引入,表达了对过去人的追思与惋惜。随后提到“如公尚典型”,则强调了那些优秀前辈的典范作用,意在对后人起到激励和引导的作用。

诗中提及“为僧眉独白”,不仅描绘了僧人的形象,也反映了长者的智慧与慈祥,给人以亲近感。而“见客眼长青”则寓意着即使在年老之际,智慧与精神依然充满活力,生机勃勃,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接下来,“教子成三俊,传家有六经”则进一步阐释了教育的意义,表达了对后代的殷切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继承传统,成就一番事业。最后一句“我来问奇字,应许扣柴扃”,则表现出对老师的尊敬与期待,渴望从中获得启发和教益。

整首诗在情感上深沉而温暖,既有对过往的缅怀,也有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诗人对师道和文化传承的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前辈凋零尽,如公尚典型。
    这句描绘了前辈们已离世的景象,强调了他们的精神与智慧依然存在。

  2. 为僧眉独白,见客眼长青。
    这里描绘了僧人的外貌以及他内心的精神状态,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3. 教子成三俊,传家有六经。
    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和传承文化的责任,表明诗人对后代的期待。

  4. 我来问奇字,应许扣柴扃。
    表达了向前辈请教的渴望,以及对知识的尊重。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一定的对仗工整,尤其是上下句的平衡。
  • 比喻:如“眼长青”形象地描绘了僧人内心的生机。
  • 象征:如“六经”象征着文化的传承和教育的重要。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传统文化和教育的重视,表达了对前辈的怀念和对后辈的期望,突出了师道传承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前辈:象征着智慧与经验的传承。
  • 僧人:代表着修行与内省的生活态度。
  • 三俊:象征着优秀的人才,承载着对后代的期待。
  • 六经:文化的根基,象征着传统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六经”指的是什么? A. 六部经典
    B. 六种乐器
    C. 六种花卉

  2. “前辈凋零尽”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失落与惋惜
    B. 高兴与庆祝
    C. 无所谓的态度

  3. “教子成三俊”中的“三俊”可能指的是什么? A. 三位英俊的人
    B. 三种动物
    C. 三个国家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 杜甫的《春望》: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体现了文化传承的情感。

诗词对比:

  • 黄庚的《呈茅一斋先生》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前辈的敬仰,但黄庚更强调教育与文化的传承,而李白则更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由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