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掠削娇云放嫩晴,三朝五日即清明。垂杨幸自风流杀,莫著啼乌只著鹦。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阳光透过柔美的云彩洒在大地上,三天五日就快到清明节了。垂柳在微风中摇曳,显得格外风流倜傥;不要只听到乌鸦的叫声,应该关注那只美丽的鹦鹉。
注释:
- 掠削:轻轻地扫过、划过。
- 娇云:形容云彩如同娇美的女子,柔和而美丽。
- 嫩晴:晴朗的天,带有春天的温暖和嫩绿。
- 三朝五日:形容时间不久,指清明节即将来临。
- 垂杨:垂下的柳树,象征春天的生机。
- 风流杀:形容柳树在春风中显得特别妩媚动人。
- 啼乌:乌鸦的叫声,暗指悲凉。
- 鹦:鹦鹉,象征美好和欢快的事物。
典故解析:
“清明”是中国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4月5日前后,是扫墓、祭祖的日子。柳树在古代文学中常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自然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因其诗歌清新自然、语言流畅而受到后世推崇。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春望二首创作于春季,正值杨万里对春天的热爱与欣赏之时。这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以清新的笔调展现了春日的气息。诗人用“掠削娇云放嫩晴”开篇,生动地描绘了初春阳光透过云层的情景,给人以温暖的感觉。接着提到“清明”,引发了人们对春天的思考与期待。通过“垂杨幸自风流杀”,诗人不仅描绘了柳树的柔美,更隐含了对生命力的赞美。最后一句“莫著啼乌只著鹦”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呼应了上文的春光明媚。
整首诗气韵生动,语言清新,展现了诗人对春日的热爱与向往,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掠削娇云放嫩晴:春日阳光透过柔美的云彩,洒下温暖的光辉,描绘出春天的明媚气候。
- 三朝五日即清明:时间过得很快,清明节即将到来,这不仅是季节的变化,也暗示着生命的轮回。
- 垂杨幸自风流杀:柳树在春风中摇曳,显得格外妩媚,诗人在此赞美自然的美好。
- 莫著啼乌只著鹦:不要只听到乌鸦的叫声,应该关注那只美丽的鹦鹉,象征着对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的关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彩比作娇美的女子,增添了诗句的生动性。
- 拟人:柳树被赋予了“风流”的特质,使得自然景物更具生命。
- 对仗:如“啼乌”与“著鹦”,形成对比,增强了表达的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娇云:象征春天的温柔与美丽,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
- 嫩晴:代表着春日的明朗与生机,象征着希望。
- 垂杨:柳树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啼乌与鹦:前者象征悲凉,后者代表美好,形成鲜明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掠削娇云放嫩晴”中的“娇云”是指什么?
- A) 阴沉的云
- B) 美丽的云
- C) 漫天的云
-
“三朝五日即清明”里提到的清明节通常是在什么时候?
- A) 3月5日
- B) 4月5日
- C) 5月5日
-
诗中提到的“垂杨”象征什么?
- A) 冬天
- B) 春天的生机
- C) 秋天的萧瑟
答案:
- B) 美丽的云
- B) 4月5日
- B) 春天的生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春望二首》与杜甫的《春望》均以春天为主题,但二者的情感基调有所不同。杨万里更侧重于春日的生机与美好,而杜甫则在春天的景色中蕴含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宋诗鉴赏辞典》
- 《杨万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