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白氏长庆集》

时间: 2025-01-01 14:37:13

每读乐天诗,一读一回好。

少时不知爱,知爱今已老。

初哦殊驩欣,熟味忽烦恼。

多方遣外累,半已动中抱。

事去何必追,心净不须扫。

追叹欲扫愁,自遣还自扰。

不如卷此诗,唤酒一醉倒。

狂歌謪仙词,三杯通大道。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每读乐天诗,一读一回好。
少时不知爱,知爱今已老。
初哦殊驩欣,熟味忽烦恼。
多方遣外累,半已动中抱。
事去何必追,心净不须扫。
追叹欲扫愁,自遣还自扰。
不如卷此诗,唤酒一醉倒。
狂歌謪仙词,三杯通大道。

白话文翻译

每次读乐天的诗,读了一遍就觉得好。
年轻时不懂得爱的滋味,老来才明白。
最初吟唱时非常欢欣,熟读后却又感到烦恼。
多方面的牵挂已让我心累,心中烦恼已经动摇。
事情过去就不必再追寻,内心清净也不需要去打扫。
追叹想要扫除愁苦,反而自我折磨。
不如把这首诗卷起,叫来酒一醉方休。
狂歌谣仙的词句,三杯之下通达大道。

注释

  • 乐天诗:指王维的诗,因其号“乐天”而得名。
  • 不知爱:年轻时对爱情的无知。
  • 初哦:初次吟诵。
  • 多方遣外累:多方面的牵挂使自己感到疲惫。
  • 何必追:何必去追求那些已经过去的事情。
  • 心净不须扫:内心清净自不需要去打扫和清理。
  • 狂歌謪仙词:狂放的歌声和谪仙的诗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杨万里在阅读王维诗作时产生的感悟,反映了他对人生、时间和烦恼的思考,表达了对诗歌和酒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在晚年对生活的释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乐天诗的阅读,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便直接表达了对诗的喜爱,接着转入对爱情和人生的反思,表现出从年轻的无知到年老的领悟的过程。诗人在这里并不追求外在的事物,而是强调内心的宁静和自我解脱。

特别是“事去何必追,心净不须扫”这两句,体现了对人生的洒脱态度,强调不必为过去的事情而困扰,内心的宁静才是最重要的。而后一句“追叹欲扫愁,自遣还自扰”则更进一步描述了自我折磨的状态,令人感同身受。

最后两句诗中,作者提到以诗歌和酒来解愁,显示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我情绪的调适。酒与诗的结合,象征着一种精神的自由与放纵,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豁达和洒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每读乐天诗,一读一回好:作者每次读王维的诗都觉得很美好。
    • 少时不知爱,知爱今已老:年轻时对爱情的理解尚浅,年长后才明白。
    • 初哦殊驩欣,熟味忽烦恼:初次吟唱时的欢欣,读得多了反而生出烦恼。
    • 多方遣外累,半已动中抱:多方面的牵挂已经让我心累。
    • 事去何必追,心净不须扫:事情过去了就不必再追寻,内心清净自然无须打扫。
    • 追叹欲扫愁,自遣还自扰:想要消除愁苦,反而是自我困扰。
    • 不如卷此诗,唤酒一醉倒:不如把诗卷起,叫来酒一醉方休。
    • 狂歌謪仙词,三杯通大道:豪放歌唱的诗句,三杯酒下肚便能通达大道。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事去何必追,心净不须扫”形成了整齐的对仗。
    • 比喻:将诗和酒作为解忧的方式,表现出一种自我解脱的情感。
    • 拟人:将诗歌赋予情感,表现出对诗的亲切感。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我解脱,倡导通过诗歌和酒来认识自我、放松身心。

意象分析

  • 乐天诗:象征着美好的艺术体验。
  • :象征着放纵与解忧的手段。
  • 心净:象征着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杨万里所称的“乐天”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杜甫
    • B. 王维
    • C. 李白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多方遣外累”是指什么?

    • A. 追求名利
    • B. 牵挂太多
    • C. 享受生活
    • D. 读书学习
  3. 作者在最后提到通过什么方式来解愁?

    • A. 写诗
    • B. 喝酒
    • C. 旅游
    • D. 聚会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都有对酒的颂扬,但李白更为放纵,杨万里则更多的是反思与内心的平静。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传记》
  • 《杨万里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