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阊门外登溪船五首》
时间: 2025-01-17 10:01: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阊门外登溪船五首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选甚天时晴未晴,
舟行终是胜山行。
蓬收雨点斜偏好,
枕惯波声梦不惊。
幸自车徒小休息,
又闻鼓笛闹将迎。
偶然回首来时路,
一夜霜毛一倍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阊门外乘船出行的所见所感。诗人首先思考今天的天气是晴是雨,然而无论如何,坐船游玩总比登山要好。雨点落在蓬草上,斜斜的还挺好,习惯了波涛的声音,做梦时也不会惊醒。幸好车队在此稍作休息,再次听到远处传来的鼓乐声,似乎是在迎接旅人。偶尔回头望去,来时的路上已经生出一层霜毛,显得更加苍凉。
注释
- 阊门:古代城市的一种门,阊门即指长安城的门。
- 舟行:乘船行驶。
- 蓬:指一种植物,象征自然。
- 雨点:雨滴,象征天气变化。
- 波声:水波的声音,常用以营造氛围。
- 鼓笛:指乐器,表示庆祝的声音。
- 霜毛:霜的覆盖,象征夜间寒冷的降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于描写自然景观和生活情趣。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尤其擅长白话诗,反映了时代的社会风貌。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因出游而作,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不仅体现了游玩时的惬意,还折射出对过往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诗人在阊门外乘船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美与人文情怀的交融。首联“选甚天时晴未晴”引出了诗人对天气的关注,表明出行的随意与自在;而“舟行终是胜山行”则表现了水上行舟的乐趣,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珍惜。接下来的两句描写了雨后的自然景象,雨点落在蓬草上,波声轻轻,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安详的氛围。
“幸自车徒小休息”中,诗人对旅途中偶然的停歇感到满意,同时听到了远处的鼓笛声,似乎预示着新的人生旅途的开始。而最后两句,回首往事,感叹时光流逝,来时的路上已生出霜毛,既有对旅途的怀念,也暗含对人事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情,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选甚天时晴未晴:诗人首先思考今天的天气,表现出一种随性和对自然的关注。
- 舟行终是胜山行:乘船游玩比登山更愉悦,强调了水上旅程的乐趣。
- 蓬收雨点斜偏好:雨点落在蓬草上,形成美丽的景象,表现出对自然的欣赏。
- 枕惯波声梦不惊:习惯了波涛的声音,睡梦中也不被惊扰,显示出一种安宁。
- 幸自车徒小休息:感谢同行的伙伴们稍作休息,增添了人情的温暖。
- 又闻鼓笛闹将迎:远处的鼓乐声,似乎有迎接的热闹,渲染出欢快的氛围。
- 偶然回首来时路:回首往来路,产生对过往的思考。
- 一夜霜毛一倍生:经历一夜的寒霜,来时的路上已生出更厚的霜,感叹时间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舟行终是胜山行”,将舟行与山行进行比较,突显舟行的优越。
- 对仗:如“鼓笛闹将迎”,用对仗形式增添韵律感。
- 拟人:例如“波声梦不惊”,赋予波声以人的情感,增加了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过往经历的思考。
意象分析
- 舟:象征自由与灵活,代表诗人的洒脱与乐观。
- 雨点:象征自然的变化,传达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 波声:象征宁静与安详,营造出一种心灵的平和。
- 霜毛:象征时光的流逝,带来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对今天的天气有何看法?
A. 晴
B. 雨
C. 不确定 -
在船上,诗人感到怎样的情绪?
A. 无聊
B. 安宁
C. 恐惧 -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A. 琵琶
B. 鼓笛
C. 古琴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上渔者》 - 张志和
- 《早发白帝城》 - 李白
诗词对比:
可以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在自然描写上的差异与共同点。王维的作品更强调孤寂之美,而杨万里的作品则更加生动、欢快,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词选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