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感怀十首》

时间: 2025-01-19 14:54:27

岂欲珠崖弃,其如城下盟。

帆樯通万国,壁垒遏三城。

虎穴人雄据,鸿沟界末明。

传闻哀痛诏,犹洒泪纵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岂欲珠崖弃,其如城下盟。
帆樯通万国,壁垒遏三城。
虎穴人雄据,鸿沟界末明。
传闻哀痛诏,犹洒泪纵横。

白话文翻译:

难道我愿意像抛弃珍珠般离开这里,就像那城下的盟约一样。
船帆可以通往万国,而城墙却阻隔了三座城市。
在虎穴中勇敢的人们占据着此地,鸿沟的界限却仍然模糊不清。
传闻中痛苦的诏令传来,眼泪仍然纵横洒落。

注释:

  • 珠崖:指珍珠之崖,比喻珍贵之地。
  • 城下盟:指城下的盟约,寓意不愿轻易抛弃的承诺。
  • 帆樯:指船的帆和桅杆,象征出海的自由。
  • 壁垒:指城墙,象征隔离和阻碍。
  • 虎穴:比喻险恶的环境。
  • 鸿沟:指界限,古人常用鸿沟比喻难以逾越的界限。
  • 泪纵横:形容泪水流淌的样子,表达悲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遵宪(1848-1905)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诗人和翻译家。他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因其卓越的才华而被任命为官。他的诗风受到古诗的影响,注重表现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香港感怀十首》创作于清末时期,当时香港正经历着动荡的历史,外有列强侵略,内有民众疾苦,黄遵宪对此深感忧虑与痛心。本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表达了对国家、对香港未来的忧虑及对人们命运的关切。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香港的复杂情感。开篇以“岂欲珠崖弃”引入,表达了对香港这片土地的珍视,暗示着在外部压力和内忧中,诗人并不愿轻言放弃。接着,诗人以“帆樯通万国,壁垒遏三城”描绘了香港作为一个国际港口的繁荣景象,同时也强调了其面临的孤立与困境。

“虎穴人雄据”则展现了在艰险环境中人们的勇敢与坚韧,而“鸿沟界末明”则呈现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末尾的“传闻哀痛诏”则是一种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泪水纵横更是将诗人的感情推向高潮,表现了对时局的深切关怀与悲痛。

全诗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传达出诗人对香港未来的担忧与期盼,展现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岂欲珠崖弃:表达对香港的珍惜,暗示不愿抛弃。
  • 其如城下盟:比喻承诺的坚守与不易。
  • 帆樯通万国:描绘香港的繁荣与开放。
  • 壁垒遏三城:强调外部的阻碍与隔离。
  • 虎穴人雄据:展现人们在困境中的勇敢。
  • 鸿沟界末明:反映对未来的困惑与无助。
  • 传闻哀痛诏:引入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犹洒泪纵横:用泪水表达悲伤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帆樯通万国,壁垒遏三城”,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如“虎穴”象征险恶的环境。
  • 夸张:如“泪纵横”生动形象地表现情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香港的珍视与忧虑,反映了清末动荡社会中的爱国情怀与对未来的迷茫。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珠崖:象征珍贵之地,表达对香港的珍惜。
  • 城下盟:象征承诺与忠诚。
  • 帆樯:象征开放与交流。
  • 壁垒:象征阻碍与隔离。
  • 虎穴:象征艰难环境。
  • 泪縦横:象征悲痛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岂欲珠崖弃”表达了诗人对香港的什么情感? A. 愤怒
    B. 珍惜
    C. 无奈
    D. 忧虑

  2. “帆樯通万国”中“帆樯”指的是什么? A. 船的部分
    B. 国家
    C. 贸易
    D. 人民

  3. 诗中提到的“泪纵横”主要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期待
    C. 悲伤
    D. 愤怒

答案:1. B;2. A;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静夜思》 李白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情感深沉。
  • 《春江花月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黄遵宪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