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泉亭》
时间: 2025-01-17 10:12: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冷泉亭
作者: 沈丹槐 〔清代〕
清兴健篮舆,游迹随蜡屐。
一往寒烟生,其上列松柏。
空山落叶深,没尽青芝迹。
云是冷泉亭,清泉流白石。
泠泠绿玉寒,蔼蔼苍烟积。
碎作琉璃声,泻落石罅窄。
画屏青巉巉,倒影浸石壁。
缅怀香山翁,登临忆畴昔。
游者信如斯,美人一水隔。
濯罍盛冷云,扫叶烹玉液。
坐久万虑捐,茶烟具空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新幽静的凉泉亭,诗人乘着轻便的篮舆,沿着蜡屐的足迹游览。寒烟袅袅上升,亭子上挺立着松柏,空旷的山中落叶纷飞,青芝的足迹深深埋藏在落叶之下。云雾缭绕的地方是冷泉亭,清泉从白石之间流淌,流出的水声如同清脆的琉璃声,顺着狭窄的石缝倾泻而下。青翠的山壁倒映在水中,仿佛是一幅画屏。诗人怀念起曾经的香山翁,登上此地回忆往昔。游人如斯,美人在水的另一边。洗涤酒壶盛满了冷云,扫去落叶,煮出玉液。坐久了,万般烦恼尽消,茶烟袅袅升起,映衬着空灵的碧色。
注释:
- 篮舆:一种轻便的轿子。
- 蜡屐:一种古代的木屐,底部用蜡制成,轻便耐磨。
- 寒烟:指山中弥漫的烟雾。
- 青芝:青色的草本植物,常用于形容幽静之地的生机。
- 泠泠:形容水声清脆悦耳。
- 濯罍:洗涤酒壶,意为洗酒器。
- 玉液:指美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丹槐,清代诗人,生于江苏,号丹槐。其诗风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往昔的追忆,体现了他在游历中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沈丹槐的《冷泉亭》以清新的自然风光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凉泉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往昔的怀念。诗中以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山水相映的画面。从“清兴健篮舆,游迹随蜡屐”开始,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游览的情景,仿佛将读者带入那清新空气与清澈水声之中。后面的“泠泠绿玉寒,蔼蔼苍烟积”更是将大自然的音响与色彩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生动的景象。诗中“缅怀香山翁”则引发了对往昔的深思,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时间流逝、人生变迁的感慨。最后一句“坐久万虑捐,茶烟具空碧”则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得到心灵宁静的感受,成为了整首诗的情感高潮。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清兴健篮舆:清晨,诗人乘着轻便的篮舆出游。
- 游迹随蜡屐:沿着蜡屐的足迹游玩。
- 一往寒烟生:眼前的景象中,寒烟袅袅升起。
- 其上列松柏:亭子上面有松树和柏树。
- 空山落叶深:空旷的山中落叶很多,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
- 没尽青芝迹:青芝的踪迹被落叶掩盖。
- 云是冷泉亭:云雾环绕的地方是凉爽的泉亭。
- 清泉流白石:清泉从白石之间流淌而出。
- 泠泠绿玉寒:水声清脆,如同寒冷的绿色玉石。
- 蔼蔼苍烟积:苍翠的烟雾堆积在四周。
- 碎作琉璃声:泉水的流动声如琉璃般清脆。
- 泻落石罅窄:水从狭窄的石缝中倾泻而下。
- 画屏青巉巉:山壁如画屏一样青翠峻拔。
- 倒影浸石壁:水面上倒映出石壁的影子。
- 缅怀香山翁:诗人怀念曾经的香山翁。
- 登临忆畴昔:登上此地,回忆往昔的时光。
- 游者信如斯:游人对这景象深有感触。
- 美人一水隔:美人与我隔着一条水。
- 濯罍盛冷云:洗酒壶,盛满了清凉的云。
- 扫叶烹玉液:扫去落叶,煮出美酒。
- 坐久万虑捐:久坐后,万般忧虑皆抛弃。
- 茶烟具空碧:茶烟袅袅升起,映衬着空灵的碧色。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泉水的声响比作琉璃的声音,生动形象。
- 拟人:水流的声音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泠泠绿玉寒,蔼蔼苍烟积”,对景致的描写对称工整。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体现出宁静致远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 清泉:象征着纯净与生命的源泉。
- 松柏:象征着坚韧与长寿。
- 寒烟:代表自然的幽静与神秘。
- 茶烟:象征心灵的宁静与放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篮舆”是什么?
- A. 一种轻便的轿子
- B. 一种古代的船
- C. 一种乐器
-
诗中“泠泠绿玉寒”中的“泠泠”形容什么?
- A. 心情
- B. 水声
- C. 风声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烦恼
- B. 宁静
- C. 忧伤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之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 李白的《庐山谣》则更加注重于表达自由奔放的个性与对高远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沈丹槐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