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郎石》

时间: 2025-01-04 10:37:01

渐与霞关远,前山紫翠重。

望衡疑九重,擘华见三峰。

楼殿云全晓,林峦雾不封。

客途何太喜,晴日正初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渐与霞关远,前山紫翠重。
望衡疑九重,擘华见三峰。
楼殿云全晓,林峦雾不封。
客途何太喜,晴日正初冬。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逐渐与云霞的距离变远,前面的山峦显得更加青翠。远望衡山,似乎在九重天际,山峰如华彩般绚丽可见。楼阁在晨雾中显得分外明亮,山林的雾气也没有遮蔽。旅途何以如此欢喜,正值晴朗的初冬时节。

注释:

  • 渐与霞关远:渐渐地与晨霞的距离变远。
  • 前山紫翠重:眼前的山色显得更为青翠。
  • 望衡疑九重:远望衡山,似乎高耸入云。
  • 擘华见三峰:如同撕开华丽的帷幕,看见三座山峰。
  • 楼殿云全晓:楼阁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清晰。
  • 林峦雾不封:山林的雾气并未遮住视线。
  • 客途何太喜:旅途为何如此欢喜?
  • 晴日正初冬:正值晴朗的初冬时节。

典故解析:

“衡山”指的是湖南的衡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其雄伟壮丽常常成为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诗中提到的“三峰”即可能指衡山的三座主峰,象征着高远与壮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溱,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王溱游览衡山期间,正值初冬,作者在游历中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心中的愉悦。诗中通过描绘山水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江郎石》是王溱的一首山水诗,诗中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首联“渐与霞关远,前山紫翠重”,通过“渐”字,营造出一种空间的延展感,展现了作者在行进中逐渐远离晨曦的情景,前面的山色愈加青翠,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接下来的“望衡疑九重,擘华见三峰”,则通过高远的比喻,表现出对衡山的崇敬与赞美,三座山峰如同华彩的画卷,展现出一种壮丽的景象。

后两联的“楼殿云全晓,林峦雾不封”,则通过晨光与云雾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清新明亮的氛围,仿佛一切都在阳光下显现出真实的面貌。最后一句“客途何太喜,晴日正初冬”则是作者在这片美景中感受到的心灵愉悦,晴朗的初冬不仅是天气的描述,更是一种象征,暗示着生命中短暂而美好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自然的魅力与人内心的欢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渐与霞关远”:随着行进,晨霞的距离渐渐拉远。
    • “前山紫翠重”:面前的山显得更加青翠,色彩丰富。
    • “望衡疑九重”:遥望衡山,高耸入云,仿佛有九重天的感觉。
    • “擘华见三峰”:如同撕开华美的帷幕,看见三座山峰的壮丽。
    • “楼殿云全晓”:楼阁在晨曦中显得格外明亮。
    • “林峦雾不封”:山林的雾气没有遮挡视线,景色清晰可见。
    • “客途何太喜”:旅途为何如此欢喜?
    • “晴日正初冬”:正值晴朗的初冬,令人心情愉悦。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衡山”比作高耸入云的景象,增强了山的雄伟感。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用“霞”、“山”、“云”、“雾”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山川的热爱和在旅途中的愉悦心情,凸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美好和希望,代表着清晨的宁静与新生。
  • :象征着高远和坚韧,传达出自然的伟岸与壮丽。
  • 云雾:象征着变化和神秘,增添了自然景色的层次感。
  • 晴日:象征着明朗和愉悦,代表着诗人内心的欢喜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山是哪一座?

    • A. 泰山
    • B. 衡山
    • C. 嵩山
    • D. 黄山
  2.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悲伤
    • B. 喜悦
    • C. 忧愁
    • D. 愤怒
  3. “渐与霞关远”中的“渐”字有什么作用?

    • A. 强调时间
    • B. 表示空间的延展
    • C. 形容颜色
    • D. 描述心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注重于写景抒情,表现的是一种静谧的内心感受,而王溱的《江郎石》则通过更加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旅途中的欢愉与对自然的热爱,二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清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