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泊淮示夫子》
时间: 2024-12-29 17:44: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泊淮示夫子
作者: 顾姒 〔清代〕
一叶扁舟,轻帆下停桡古岸。
灯火外几枝疏树,人家隐见。
漂母祠前荒草合,韩侯台上寒云断。
叹从来,此地困英雄,江山惯。
穷愁味,君尝遍。
人情恶,君休叹。
问前村有酒,金钗弃换。
举案无辞今日醉,题桥好遂他年愿。
听三更,怒浪起中流,鱼龙变。
白话文翻译:
一只小舟轻轻地停在古老的岸边,船帆随风而动。
灯火下,几株疏落的树木,隐约可见人家。
漂母祠前荒草丛生,韩侯台上寒云漫卷。
感叹历史上,这里曾困住多少英雄,江山如故。
穷困的滋味,你都尝遍了。
人情世态的恶劣,君不必再叹息。
问问前村是否有酒,金钗也可用来换酒。
今天不必再多说,尽情畅饮,期许明年再来时的愿望。
听那三更时分,怒涛在中流翻滚,鱼龙翻腾。
注释:
字词注释:
- 扁舟:小船,形态轻巧。
- 桡:撇桨。
- 漂母祠:为漂母的祠堂,漂母是历史上的一位贤良淑德的女性。
- 韩侯台:历史上著名的韩信,设立的台名。
- 穷愁味:困顿与愁苦的滋味。
- 金钗:古代女子的饰物,可作为交换的物品。
典故解析:
- 漂母:即漂母祠,象征着忠贞与母爱。
- 韩侯:指韩信,著名的将领,显示了历史的英雄与沧桑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姒,清代词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年代,作品多表现对历史的感慨与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舟泊淮河之时,作者借景抒怀,表达了对英雄人物命运的感叹,以及对人生苦短的哲学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是顾姒在旅途中写的诗,诗中蕴含了对历史、命运的深刻思考。开篇以轻帆与古岸的描写,展现了宁静的自然景象,暗含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接着,诗人描绘了灯火与树木的景象,给人一种温馨而又孤独的感觉,似在隐喻历史的长河中,多少人被淹没在时间的浪潮里。
漂母祠与韩侯台的提及,既是对历史的追溯,也是对英雄命运的感慨。那些曾经的英雄人物,如今只能在荒草中埋没,显示了时代的变迁与人事的无奈。“穷愁味,君尝遍”,诗人直白地表达了对苦难生活的深切体悟,仿佛在对话中与朋友诉说着人生的艰辛。
最后部分,提到酒与醉的意象,反映出一种对现实无奈的反抗与自我解脱的追求。尽管外界风波不断,诗人却选择在酒中寻求片刻的安宁与满足。这种对比使整首诗更显深刻,既有对历史的沉思,又有对当下生活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叶扁舟:引入旅途的意象,表现孤独感。
- 轻帆下停桡古岸:体现宁静的自然环境,暗示内心的沉思。
- 灯火外几枝疏树:描绘人间景象,反映生活的隐秘。
- 漂母祠前荒草合:历史的遗迹,象征英雄的消逝。
- 韩侯台上寒云断:历史的寒冷与孤寂感。
- 叹从来,此地困英雄:对英雄命运的感慨。
- 穷愁味,君尝遍:直面生活的艰辛。
- 人情恶,君休叹:劝告朋友,不必再沉浸悲伤。
- 问前村有酒:寻求片刻的欢愉。
- 金钗弃换:象征放下世俗的牵绊。
- 举案无辞今日醉:借酒浇愁,寻求解脱。
- 题桥好遂他年愿:期待未来的美好愿望。
- 听三更,怒浪起中流,鱼龙变:结尾的动荡意象,展示世事变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舟行,象征孤独。
- 拟人: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强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构成对仗工整,增强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围绕着历史的沧桑、命运的无常,以及人生的苦乐,表达了对英雄命运的同情与对人生苦短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扁舟:象征人生的孤独与短暂。
- 漂母祠:历史与母爱的象征。
- 韩侯台:英雄的象征,反映历史的沉重。
- 酒:生活的乐趣与解脱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漂母祠”象征什么?
- A. 忠贞与母爱
- B. 财富与荣华
- C. 战争与暴力
- D. 自然与和谐
-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鱼龙变”暗示了什么?
- A. 自然的变化
- B. 人生的无常
- C. 历史的回归
- D. 宇宙的神秘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临江仙》 王观
- 《江城子》 苏轼
诗词对比:
- 《临江仙》与《满江红》都表现了对历史的感慨与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注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后者则更加强调社会历史背景下的英雄命运。
参考资料:
- 《清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顾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