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携家筠庄露坐池上分韵得谁字》

时间: 2025-01-19 22:36:52

累石骊泉十丈围,周遭种柳未成丝。

溪童掬水得明月,山客扫花安屈卮。

一榼团栾儿女语,四更历落斗牛垂。

拦街白叟笑相问,倒着接䍦歌者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累石骊泉十丈围,周遭种柳未成丝。
溪童掬水得明月,山客扫花安屈卮。
一榼团栾儿女语,四更历落斗牛垂。
拦街白叟笑相问,倒着接䍦歌者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月夜,诗人坐在池边,周围的环境安详而美丽。十丈高的石头围绕着清澈的骊泉,周围的柳树尚未长出细丝。溪边的孩童捧水捞起明亮的月影,山间的客人则在花丛中悠然地品酒。诗人和朋友们围坐在一起,轻声交谈,夜深人静时,斗牛星已经低垂。街边的老者微笑着询问,唱歌的人是谁。

注释

  • 骊泉:指清澈的泉水,骊为黑色,古诗中常用以形容美丽的水源。
  • 儿女语:指年轻人之间的闲聊,带有轻松愉悦的氛围。
  • 历落:形容声音或物体的轻微落下,转瞬即逝。
  • :古代一种乐器,常用于歌唱伴奏。
  • 斗牛:指二十八宿中的牛宿,古代天文学中的星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生活在宋代,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月夜,诗人与友人相约于池边,共同享受这美好的时光,体现了宋代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和谐的月夜场景。首联以“累石骊泉十丈围”开篇,勾勒出一个环绕着清泉、柳树成荫的场景,给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溪童掬水得明月”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孩童的天真无邪和对自然美的感知。山客扫花、安屈卮的景象,则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氛围。

诗中,夜深时分的“斗牛垂”与老者的询问,形成了时间流逝与生活交融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生活气息。整首诗在细节描写上十分讲究,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及对友人相聚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累石骊泉十丈围:十丈高的石头围绕着清澈的骊泉,营造出一种高耸的自然景观。
  • 周遭种柳未成丝:周围的新柳尚未长出细丝,暗示着春天的气息,生机盎然。
  • 溪童掬水得明月:溪边的孩童捧水,意外捞起了明月的影子,表现出童趣与纯真。
  • 山客扫花安屈卮:山间的客人悠然自得,扫落的花瓣和酒杯形成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 一榼团栾儿女语:一壶酒伴随着年轻人的轻声细语,表达了友谊与分享的快乐。
  • 四更历落斗牛垂:夜深时分,斗牛星低垂,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拦街白叟笑相问:街边的老者微笑着询问,增添了生活的亲切感。
  • 倒着接䍦歌者谁:最后一句以问句收尾,激发读者的思考,增添了诗的趣味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明月比作水中捞影,增加了诗的意象美。
  • 对仗:如“溪童掬水”和“山客扫花”,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月夜的自然美景,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友谊的珍惜,展现了诗人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着清明与美好,代表着诗人的情感寄托。
  • 溪水:流动的水象征着生命与时间的流逝。
  • 柳树:象征着柔美与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骊泉”指的是什么?

    • A. 黑色的泉水
    • B. 明亮的星星
    • C. 高大的山峰
  2. “溪童掬水得明月”中的“明月”象征什么?

    • A. 美好的回忆
    • B. 纯真的童趣
    • C. 流逝的时间
  3.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 A. 对战斗的渴望
    • B. 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 C.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以月亮为主题,表达了孤独与对友谊的渴望,但李白更多表现出豪放与奔放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