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

时间: 2025-01-17 10:43:27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行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

白话文翻译:

夜幕降临在芦苇丛之外,我怀着苍茫的旅愁远望。 残余的雪与断续的雁鸣相伴,新月升起,潮水随之涌动。 天空似乎在水面尽头消失,小舟仿佛沿着树梢前行。 离开家已经过了几夜,厌倦了听那划桨的歌声。

注释:

  • 暝色:夜色。
  • 蒹葭:芦苇。
  • 苍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 旅眺情:旅途中的远望之情。
  • 残雪:冬季残留的雪。
  • 雁断:雁鸣声断断续续。
  • 新月:初升的月亮。
  • 带潮生:伴随着潮水的涨起。
  • 树杪:树梢。
  • 棹歌:划船时唱的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严羽,字仪卿,号沧浪逋客,宋代著名文学家、诗论家。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悟,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江行》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厌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旅途中所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旅途中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江行》以夜色中的江行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物和作者的内心情感。诗中,“暝色蒹葭外”一句,以夜色和芦苇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苍茫、孤寂的氛围。“残雪和雁断”与“新月带潮生”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漫长。“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江行的景象,增强了诗歌的意境。最后两句“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厌倦,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暝色蒹葭外”:夜色降临在芦苇丛之外,营造出一种苍茫、孤寂的氛围。
  2. “苍茫旅眺情”: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远望之情,带有淡淡的忧愁。
  3. “残雪和雁断”:残余的雪与断续的雁鸣相伴,象征着冬季的结束和旅途的漫长。
  4. “新月带潮生”:新月升起,潮水随之涌动,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循环。
  5. “天到水中尽”:天空似乎在水面尽头消失,以夸张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6. “舟随树杪行”:小舟仿佛沿着树梢前行,描绘了江行的景象。
  7. “离家今几宿”:离开家已经过了几夜,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8. “厌听棹歌声”:厌倦了听那划桨的歌声,表达了作者对旅途的厌倦。

修辞手法:

  • 比喻:“天到水中尽”比喻天空在水面尽头消失,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 拟人:“新月带潮生”将新月拟人化,仿佛是新月带动了潮水的涨起。
  • 对仗:“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两句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物和作者的内心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厌倦,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和忧愁。

意象分析:

  • 暝色:夜色,营造出苍茫、孤寂的氛围。
  • 蒹葭:芦苇,象征着荒凉和孤寂。
  • 残雪:冬季残留的雪,象征着冬季的结束和旅途的漫长。
  • 新月:初升的月亮,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循环。
  • 树杪:树梢,描绘了江行的景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暝色”指的是什么? A. 夜色 B. 晨曦 C. 黄昏
  2. “残雪和雁断”中的“雁断”指的是什么? A. 雁群飞过 B. 雁鸣声断断续续 C. 雁群消失
  3. “新月带潮生”中的“新月”指的是什么? A. 满月 B. 初升的月亮 C. 下弦月
  4. “舟随树杪行”中的“树杪”指的是什么? A. 树根 B. 树干 C. 树梢
  5. “厌听棹歌声”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厌倦 C. 好奇

答案:1. A 2. B 3. B 4. C 5.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旅夜书怀》:同样表达了旅途中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
  • 王维《山居秋暝》: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隐居生活的宁静和超脱。

诗词对比:

  • 严羽《江行》与杜甫《旅夜书怀》:两首诗都表达了旅途中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但严羽的诗更加注重自然景物的描绘,而杜甫的诗则更加注重内心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严羽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