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绣毂青骢骤晚风,柳丝翠袅石阑红。
彩篙刺水停飞鷁,华表侵云截卧虹。
杖屦谁归瀛屿去,笙歌自补玉壶空。
重招张祜商新咏,不与当时藓合同。
白话文翻译:
晚风吹拂,绣花的车辕与青色的骏马在飞驰,柳丝轻柔地垂下,映衬着红色的石栏。
彩色的篙杆划破水面,停住了飞翔的水鸟,华表高耸入云,横截着卧着的彩虹。
谁携着拐杖和鞋子归往瀛洲呢?笙歌声中,玉壶已经空了。
我重提张祜的诗歌,吟咏新作,却不与当时的藓草同类。
注释:
- 绣毂:指装饰华丽的车辕。
- 青骢:青色的马,形容其俊美。
- 柳丝:柳树的枝条,形容柔美。
- 彩篙:指彩色的划水杆。
- 鷁:水鸟,指飞翔的鸟类。
- 华表:古代祭祀的标志物,这里引申为高耸的标志。
- 瀛屿: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理想的归处。
- 笙歌:指乐器声,象征欢乐的生活。
- 玉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容器,这里指代美好的情感或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是宋代著名的诗人,生活于北宋时期。他的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常常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断桥》创作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作者可能在某次游历中感受到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抒发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断桥》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首联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晚秋景象,绣毂青骢与柳丝相映成趣,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诗人用“彩篙刺水停飞鷁”的意象,展现出一种闲适而又和谐的生活状态,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在接下来的描述中,华表与卧虹的结合,既有现实的描绘也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似乎在暗示着一种超越尘世的理想追求。诗人转而提到“杖屦谁归瀛屿去”,以此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令人思考人生的归宿与追求。
最后,诗人重提张祜的诗歌,意在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追随,同时也反映了对当时诗坛的思考与批判。这一层次的深刻思考,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一幅风景画,更是一篇哲理散文,给人以深思与回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绣毂青骢骤晚风”: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展现了车与马在晚风中的疾驰。
- “柳丝翠袅石阑红”:柳树的枝条轻柔地摇曳,与红色的石栏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氛围。
- “彩篙刺水停飞鷁”:生动地表现了划水的动作,水鸟停下的瞬间,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 “华表侵云截卧虹”:华表高耸入云,像是在截断横卧的彩虹,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 “杖屦谁归瀛屿去”:表达了对理想归处的思考,暗示着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向往。
- “笙歌自补玉壶空”:笙歌声中,玉壶的空虚反映了美好事物的消逝。
- “重招张祜商新咏”:重提张祜的作品,表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 “不与当时藓合同”:表达对当时流行诗风的反感,强调个人风格的独特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事结合,形成强烈的意象。
- 拟人:通过“柳丝翠袅”赋予柳丝以生命,增强诗的情感。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反思,展示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追求。
意象分析:
- 绣毂与青骢:象征华美与快速,暗示生活的繁华。
- 柳丝:象征柔情,传达出一种温婉的情感。
- 华表与卧虹:象征高远与理想,暗示追求的目标。
- 笙歌与玉壶:象征欢乐与空虚,反映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绣毂青骢”指的是什么?
- A. 一辆华丽的马车
- B. 一只美丽的鸟
- C. 一座华丽的建筑
-
“杖屦”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归途
- B. 理想
- C. 旅行
-
诗人重提张祜的原因是什么?
- A. 赞美
- B. 否定
- C. 追求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雪》 by 柳宗元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江雪》与《断桥》都描绘了自然景象,前者偏向于孤寂与清冷,后者则展现了生动与向往,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不同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