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贤祠》

时间: 2025-01-19 18:56:43

东坡政绩踵香山,梅下韬光独养閒。

一样清风无异代,三公遗像有生颜。

竹亭画鹤衔芝老,石鼎蟠蛛炷柏悭。

摘取吟联分扁隶,英游时驾碧云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贤祠
作者:董嗣杲 〔宋代〕

东坡政绩踵香山,
梅下韬光独养閒。
一样清风无异代,
三公遗像有生颜。
竹亭画鹤衔芝老,
石鼎蟠蛛炷柏悭。
摘取吟联分扁隶,
英游时驾碧云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东坡(苏轼)在香山的政绩和生活情景。梅树下,他隐居养性,享受清风与闲适。虽然时代不同,但他的精神与风范依旧。三位公卿的遗像依然显得生动。竹亭中,画中的仙鹤衔着长生不老的灵芝;石鼎上,蛛网缠绕着柏树,显得有些孤独。诗人提到自己在吟咏中摘取诗句,仿佛在追寻当年与英游同驾碧云而归的时光。

注释

  • 东坡:指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香山:香山是苏轼隐居的地方,意指清幽之地。
  • 韬光:隐藏才能,形容隐居养性。
  • 三公:古代对三位高官的称谓,常指太师、太傅、太保。
  • 竹亭:竹子搭建的亭子,象征清雅。
  • 画鹤:画中的仙鹤,象征长寿与吉祥。
  • 蟠蛛:蜘蛛盘绕,象征孤独与思念。
  • 扁隶:一种书法风格,形态平展。
  • 碧云:指蓝天白云,暗喻追求自由与洒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擅长诗词,尤其以抒情和咏史见长。其作品通常具有清新自然、情感细腻的风格。

创作背景

《三贤祠》创作于对东坡的追忆之中,反映了作者对苏轼的崇敬与向往,同时寄托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诗歌鉴赏

《三贤祠》是董嗣杲对苏轼及其隐逸生活的深情回顾,诗中描绘了东坡在香山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他作为伟大政治家的成就与隐士的潇洒。诗的开头,通过提及“东坡政绩”,即引入了苏轼的历史地位,接着将其生活状态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表现出一种和谐的生活态度。诗中多次出现的自然意象,如“清风”、“梅下”、“竹亭”等,渗透着一种恬淡安宁的气息。

后半部分提到的“三公遗像”,让人想起历史的沉重与人物的伟大,诗人用“有生颜”来描绘这些历史人物的遗像,仿佛他们仍然活在世间,传递着智慧与精神。通过“竹亭画鹤”和“石鼎蟠蛛”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与现实的孤独感。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表现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结构严谨,是一首颇具艺术价值的诗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坡政绩踵香山:提到苏轼在香山的政绩,表明他对国家的贡献。
  2. 梅下韬光独养閒:描绘他在梅树下隐居的悠闲状态,强调清雅生活。
  3. 一样清风无异代:尽管时代不同,但他所追求的清风明月依旧。
  4. 三公遗像有生颜:三位公卿的遗像依然神采奕奕,意味着他们的精神影响长存。
  5. 竹亭画鹤衔芝老:画中的仙鹤衔着灵芝,象征长寿与美好。
  6. 石鼎蟠蛛炷柏悭:石鼎上的蛛网,暗示孤独与时间的流逝。
  7. 摘取吟联分扁隶:诗人从中汲取灵感,创作出美好的诗句。
  8. 英游时驾碧云还:追忆与英游同游的美好时光,表达对自由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竹亭画鹤”,用画作比喻生活的理想。
  • 对仗:如“竹亭”与“石鼎”,相互呼应,增强了音韵美。
  • 拟人:遗像“有生颜”,赋予历史人物以生命,增强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东坡的隐逸生活和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对高尚人格的向往和对清新自然的热爱。在对比中,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清雅与坚韧。
  • 竹亭:象征清逸与宁静。
  • :象征长寿与吉祥。
  • 石鼎:象征历史的沉重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关于东坡,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 他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家
    B. 他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
    C. 他是一位著名的画家
    D. 他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

  2. “三公遗像”指的是哪三位公卿?
    A. 太师、太傅、太保
    B. 三个皇帝
    C. 三个文人
    D. 三个将军

  3. 诗中提到的“碧云”象征什么?
    A. 繁忙的生活
    B. 追求自由与洒脱
    C. 历史的沉重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赋》——苏轼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诗词对比

  • 《赤壁赋》与《三贤祠》均表现了对历史的沉思与对自然的热爱,但《赤壁赋》更侧重于哲理的思考,而《三贤祠》则更强调对东坡生平的怀念与对清闲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苏轼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