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封禺山翁》

时间: 2025-01-19 17:38:01

鹁鸪鸣雨鹤吟风,可羡山中白发翁。

百事不闻天地闭,四窗常见水烟空。

春时聚社寻屠伯,晴昼科书授学童。

此外惟知安分去,鹿门真隐略相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封禺山翁
鹁鸪鸣雨鹤吟风,
可羡山中白发翁。
百事不闻天地闭,
四窗常见水烟空。
春时聚社寻屠伯,
晴昼科书授学童。
此外惟知安分去,
鹿门真隐略相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隐居老人的生活:在雨中,鹁鸪的鸣叫与鹤的吟唱交织,令人羡慕那位白发老人。他与世无争,天地间的喧嚣他全然不闻,四面窗外常见的只有水烟弥漫的空灵景象。春天时,他聚集乡邻,寻找屠夫,晴天则教书育人。除此之外,他只知道安静地过日子,真像鹿门隐士的生活,略有相似。

注释

  • 鹁鸪:一种鸟,叫声清脆。
  • 白发翁:指年长的老人。
  • 百事不闻:形容对世事的漠然与无知。
  • 水烟空:形容水面上升起的烟雾,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
  • 聚社:指乡里的人聚集在一起。
  • 屠伯:指屠夫。
  • 安分:安于现状,不追求外物。
  • 鹿门:传说中隐士的居所,象征隐逸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字子华,号长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清新的诗风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而著称。他的诗多描绘田园生活,表达隐逸情趣,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赠封禺山翁》是董嗣杲赠与隐居山中的老人的诗作,诗中渗透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诗人在写作时,可能受到当时隐士文化的影响,反映了社会对隐居生活的理想化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表达了对宁静、安逸的向往。诗人以“鹁鸪鸣雨鹤吟风”开篇,使用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接着,诗人将视角转向山中白发翁,表现出对老人的羡慕和对其生活状态的赞赏。诗中提到的“百事不闻天地闭”,不仅描绘了老人的静谧生活,也暗示了对尘世繁杂的逃离。四面窗外的“水烟空”,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幽静的氛围。

在春天的聚社中,老人关心乡里事务,教导学童,表现出他与世人之间的联系和责任感。然而,诗的最后两句则展示了他对世俗的淡泊,选择了安分守己的生活,与鹿门隐士的理想生活形成呼应。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体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鹁鸪鸣雨鹤吟风:描绘自然环境,表现出宁静和谐的气氛。
  2. 可羡山中白发翁:表达对隐居老人的羡慕与敬仰。
  3. 百事不闻天地闭:老人与世隔绝,对世事漠不关心,体现隐逸的理想。
  4. 四窗常见水烟空:窗外的水烟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的环境。
  5. 春时聚社寻屠伯:春天时,老人参与乡里活动,表现出对社会的关心。
  6. 晴昼科书授学童:晴天时,老人教授学童,展现出他的教育情怀。
  7. 此外惟知安分去:表明老人的生活态度,安于现状。
  8. 鹿门真隐略相同:与鹿门隐士的生活有些相似,传达出隐逸的理想。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鸣雨鹤吟风”,富有韵律感。
  • 比喻:将生活与自然结合,增强诗意。
  • 意象:通过“水烟”与“白发翁”等意象,营造出淡泊的隐逸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反映了对自然、宁静生活的热爱,同时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鹁鸪:象征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 白发翁:代表智慧、宁静的生活。
  • 水烟:象征幽静、淡泊的生活状态。
  • 鹿门:隐士的象征,代表理想的隐逸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发翁”指的是谁? A. 年长的隐士
    B. 年轻的书生
    C. 乡里的屠夫
    D. 诗人自己

  2. “百事不闻天地闭”这句诗的意思是? A. 对外界事务非常关注
    B. 与世无争,过着安静的生活
    C. 常常出门旅行
    D. 生活在繁华的城市中

  3. “春时聚社寻屠伯”中“聚社”是什么意思? A. 聚集在一起
    B. 参加宴会
    C. 外出游玩
    D. 学习知识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隐逸的山水生活。
  • 李白《月下独酌》:表达孤独但又洒脱的生活态度。

诗词对比

《赠封禺山翁》与《鹿柴》对比
两首诗都描绘了隐逸的生活,但《赠封禺山翁》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鹿柴》则展现了更为浓厚的孤独感与哲思。通过对比,可以深入理解隐逸生活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名篇解析》
  • 《宋代文学研究》
  • 《诗词鉴赏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