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其一 感旧》

时间: 2025-01-06 06:49:41

暗减幺红,潜移嫩碧。

楼头无限伤心色。

晚桃几点断肠花,垂杨一树含颦叶。

无恙窗纱,依然屏格。

苔廊不见双钩屧。

旧时和月凭栏杆,如今惟有栏杆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踏莎行 其一 感旧
作者: 樊增祥 〔清代〕

暗减幺红,潜移嫩碧。
楼头无限伤心色。
晚桃几点断肠花,
垂杨一树含颦叶。
无恙窗纱,依然屏格。
苔廊不见双钩屧。
旧时和月凭栏杆,
如今惟有栏杆月。

白话文翻译

在这阴暗的时光里,红色的花朵逐渐凋零,嫩绿的柳叶也悄然变化。楼头的景象让人倍感伤心。晚桃花几朵凋谢,像是断肠之人;垂杨树下,含着愁苦的叶子。窗纱依旧完好,屏风的格子仍在,只是苔藓的廊道上却再也看不见那双挂着鞋子的身影。往日我们倚栏杆赏月,如今只剩下栏杆与月影相伴。

注释

  • 幺红:形容红色花朵的娇小,通常指小红花。
  • 嫩碧:形容嫩绿的柳叶或草地。
  • 断肠花:形容花凋零时的悲伤情景,通常用以表达离别或失落的情感。
  • 垂杨:指垂柳,象征柔美和愁苦。
  • 无恙:指安好,没有受损。
  • 双钩屧:古代用来挂鞋的器具,代表曾经的身影和往事。
  • 栏杆月:指栏杆旁的月光,象征孤独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樊增祥(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词曲见长,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常常融入自然景物,文字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感受到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与伤感,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惆怅。

诗歌鉴赏

《踏莎行 其一 感旧》是一首充满怀旧情绪的词作,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物与诗人的内心感受紧密结合。在词的开头,"暗减幺红,潜移嫩碧",用色彩的变化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着生命中的美好事物正在渐渐消逝。接着,"楼头无限伤心色"更是将这种伤感情绪推向高潮,表达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尽思念。

晚桃花和垂杨树的意象,充满了柔美与愁苦,展现了诗人对往日爱情或友情的追忆。尤其是"晚桃几点断肠花"这一句,深刻地表现出离愁别绪,仿佛让人听见那断肠之声,令人心痛。后文"无恙窗纱,依然屏格",则是对现实的无奈接受,窗纱和屏格虽依旧存在,但一切已不再如故,带来的是深深的失落。

最后以"如今惟有栏杆月"收尾,既是对当下孤寂生活的描绘,也反映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尽怀念,给人一种淡淡的哀愁。整首词在情感上层层递进,细腻而又深刻,展现了樊增祥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暗减幺红,潜移嫩碧:红花逐渐凋谢,绿色嫩叶也在悄悄变化。
  2. 楼头无限伤心色:楼上的景色让人倍感伤感。
  3. 晚桃几点断肠花:晚桃花几朵凋零,恰似断肠之人。
  4. 垂杨一树含颦叶:垂柳树下,叶子也似乎在愁苦。
  5. 无恙窗纱,依然屏格:窗纱完好如初,屏风的格子依旧。
  6. 苔廊不见双钩屧:苔藓长满的廊道上,再也看不见那双鞋。
  7. 旧时和月凭栏杆:曾经与月光相伴,倚靠栏杆。
  8. 如今惟有栏杆月:如今只剩下栏杆与月光陪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和叶子比作内心的情感,生动传达思念。
  • 拟人:将自然元素赋予情感,如“含颦叶”传达出忧伤。
  • 对仗:上下联对称,增强了诗词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主题在于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深情回忆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幺红:象征青春与活力,暗示逝去的美好。
  • 嫩碧:代表生机与希望,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变得沉重。
  • 晚桃:寓意凋零与遗憾,象征着美好瞬间的消逝。
  • 垂杨:象征柔情与忧愁,表达心中的愁苦。
  • 栏杆月:象征孤独与思念,表现出对昔日美好时光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暗减幺红”中的“幺”是指什么? A. 小
    B. 多
    C. 大
    D. 明

  2. “晚桃几点断肠花”中的“断肠花”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愁苦
    C. 疲惫
    D. 安宁

  3. 最后一句“如今惟有栏杆月”中“栏杆”代表什么? A. 过去的回忆
    B. 现实的孤独
    C. 未来的希望
    D. 自然的美好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如林黛玉的《葬花吟》,同样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以怀旧情感为主题,展现对失去爱情的惆怅。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水调歌头》与樊增祥的《踏莎行》:两者均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但苏轼更多的是哲理思考,而樊增祥则更注重细腻情感的描绘。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樊增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