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时间: 2025-01-06 06:39: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踏莎行
樊增祥 〔清代〕
漏水声沈,蓬山路近。
金扉半掩灯花晕。
如今都下似江南,小屏酥雨单衣润。
打马谁赢,踏青可定。
玉奴睡也休相问。
床头一緉绣鞋儿,偷将钿尺量分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环境,水滴声沉沉,青翠的山路近在眼前。房门半掩,灯光映照着窗花的影子。如今的天气宛如江南,微雨轻飘,单薄的衣裳也能感受到湿润。骑马的人谁能得胜,春游的计划可要确定了。美人正在床上沉睡,懒得打扰她。床头有一双绣花鞋,偷偷用尺子测量它的尺寸。
注释:
- 漏水声沈:水滴声沉重,暗示环境的宁静。
- 蓬山路近:形容青山近在咫尺。
- 金扉:指金色的门,象征富贵或美好。
- 灯花晕:灯光照射下的花纹,似乎是温暖而柔和的。
- 单衣润:单薄的衣服被细雨滋润。
- 打马:骑马,形容春游的情景。
- 玉奴:美人的代称,常用以指代女子的娇美。
- 偷将钿尺量分寸:用钿尺(精细的尺子)偷偷测量鞋子的大小,暗示对美人细致的关心。
典故解析:
“玉奴”常见于古诗词中,指代女子,表现了古代对女性美的赞美。江南是中国著名的水乡,诗中提到的“江南”引发人们对春雨绵绵、温柔细腻的景象的联想,增强了诗的意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樊增祥,清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人情冷暖。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春季,表达了诗人对春游的期待与对美人的思念。诗中描绘了春雨的细腻与情感的温柔,体现了古人在春天的生活情趣。
诗歌鉴赏:
这首《踏莎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人情,开篇通过“漏水声沈”与“蓬山路近”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宁静的世界,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期待。接着,金色的门扉与灯花的映照,给人以温暖和美的感受。而“如今都下似江南”,则让人联想到江南水乡的柔美与细腻,这种对比增强了诗句的情感深度。
在春游的期待中,诗人询问“打马谁赢”,表达了对春日游玩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憧憬。接着,诗人提到“玉奴睡也休相问”,这句不仅表现出对美人深情的关心,也暗含了对美好时光的无奈与珍惜。最后一句“偷将钿尺量分寸”,则巧妙地表现出诗人对美人鞋子的关注,展现了细腻的情感与甜美的暗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柔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漏水声沈,蓬山路近:开篇以“漏水声沈”描绘静谧的环境,暗示春天的宁静与美好。
- 金扉半掩灯花晕:通过“金扉”和“灯花”,营造出一种温暖、柔和的氛围。
- 如今都下似江南,小屏酥雨单衣润:比喻江南的细腻春雨,增加了对江南美景的向往。
- 打马谁赢,踏青可定:表现了春游的期待,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 玉奴睡也休相问:表达对美人沉睡的无奈,流露出一丝孤独感。
- 床头一緉绣鞋儿,偷将钿尺量分寸:细腻地表现出对美人的细致关心,寓意深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雨比喻为江南的细雨,使人产生共鸣。
- 拟人:将“玉奴”这一称谓赋予了情感,使诗意更加鲜活。
- 对仗:诗句间的对称、平衡,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美好期待与对美人的细腻情感,流露出一种幽幽的思念与温柔的关注,展现了古典诗词中的细腻情感与自然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漏水声:象征宁静、悠然的环境。
- 蓬山:象征自然的美丽与清新。
- 金扉、灯花:象征温暖与柔和的生活气息。
- 江南:象征细腻、温柔的春日。
- 玉奴:代表美丽的女子,体现了古代对女性的赞美。
- 绣鞋:象征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细腻的关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玉奴”指代什么?
A. 一位美丽的女子
B. 一位武士
C. 一位诗人
D. 一位老人 -
诗中“打马谁赢”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比赛的期待
B. 对春游的渴望
C. 对胜利的渴望
D. 对美人的思念 -
“床头一緉绣鞋儿”中“緉”字的意思是什么?
A. 颜色
B. 形状
C. 程度
D. 细致
答案:
- A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 温庭筠的《更漏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樊增祥的《踏莎行》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与自然的描绘,而李白则以豪放的风格表达对大自然的压倒性敬仰。两者都在春天的景色中找到灵感,但情感基调与表达方式却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选》
- 《古典诗词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相关古诗词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