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夜如年(同前)
作者: 贺铸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斜月下,北风前。万杵千砧捣欲穿。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
白话文翻译:
在斜挂的月光下,北风呼啸而来。数不清的杵和锤声响个不停,仿佛要把衣物捣穿。我并不是因为忙于捣衣而失眠,只是今夜的漫长,仿佛一年那么久。
注释:
- 斜月:指的是倾斜的月亮,形容夜晚的景象。
- 北风:北方吹来的寒风,营造出冷清的氛围。
- 万杵千砧:形容捣衣声势浩大,杵是捣衣的工具,砧是放衣物的台子。
- 不为捣衣勤不睡:并不是因为忙于捣衣所以不眠。
- 夜夜如年:每一个夜晚都感觉像过了一年,体现了时间的煎熬。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夜夜如年”这一句常用于形容思念或孤独的心情,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约1063年-约1125年),字升之,号秋水,北宋著名词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婉约。他的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贺铸的生活困境中,可能是在他流亡或远离家乡时,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夜晚孤独的感受。
诗歌鉴赏:
《夜如年》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开头的“斜月下,北风前”,既描绘了夜晚的自然景象,又通过“北风”传达出一丝寒意,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凉薄与孤寂。接下来的“万杵千砧捣欲穿”,声响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极大的忙碌与喧嚣,却又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感慨,解释了他为何无法入睡,并引入“夜夜如年”的感情基调,突显时间的漫长与难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斜月下,北风前:描绘夜晚的氛围,斜月和北风共同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景象。
- 万杵千砧捣欲穿:形象地描绘了捣衣的忙碌场景,表现了夜的喧闹与不安。
- 不为捣衣勤不睡:表明诗人并非因工作疲惫而不眠,而是心中有事,更加显现出内心的孤寂。
- 破除今夜夜如年:通过对时间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煎熬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万杵千砧”,形成对称美。
- 比喻:将夜晚的漫长比作一年,增强情感的表达。
- 意象:斜月、北风、杵声等意象交织,构成诗的情感背景。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宁静却又忙碌的夜晚,表现了诗人对孤独与时间流逝的思考,充分展现了个人情感的深邃与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斜月:象征着孤独和思念。
- 北风:暗示寒冷与愁苦。
- 万杵千砧:象征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斜月下”的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温暖 B. 寒冷 C. 繁忙
-
诗中“夜夜如年”的意思是: A. 每天都很快乐 B. 每一夜都感觉很漫长 C. 每个夜晚都很短暂
-
诗人因为什么无法入睡? A. 因为工作太忙 B. 因为思念 C. 因为生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对比,两者都描写了思念与孤独,但贺铸更侧重于夜晚的寂静与漫长,而李清照则更加关注内心情感的细腻变化。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唐宋诗词鉴赏词典》
- 贺铸诗词研究相关论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