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觉师》

时间: 2025-01-19 19:58:11

觉师儒门秀,脱屣世故早。

那知轩冕味,夙悟心已槁。

惟余章句习,心境时相恼。

如人生於齐,而即楚乡老。

虽遭楚人咻,微音或清好。

固无益生死,亦未妨至道。

家山亦何有,肮脏衣间窖。

丛林选佛场,一掷想盆倒。

云何慰故居,挽仰待华皓。

他年空手归,子语吾为老。

幸分曹溪水,万刧付一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觉师 洪迈 〔宋代〕

觉师儒门秀,脱屣世故早。 那知轩冕味,夙悟心已槁。 惟余章句习,心境时相恼。 如人生於齐,而即楚乡老。 虽遭楚人咻,微音或清好。 固无益生死,亦未妨至道。 家山亦何有,肮脏衣间窖。 丛林选佛场,一掷想盆倒。 云何慰故居,挽仰待华皓。 他年空手归,子语吾为老。 幸分曹溪水,万刧付一澡。

白话文翻译:

觉师您是儒门的杰出人物,早早地摆脱了世俗的束缚。 您早已看透了权贵的滋味,心灵早已枯槁。 只剩下对经典章句的研习,心境时常感到烦恼。 就像一个人生在齐国,却成了楚国的老者。 虽然受到楚人的嘲笑,但您的声音或许依然清脆悦耳。 这固然对生死无益,但也无妨追求至高的道。 家乡的山川又有什么呢,不过是肮脏的衣间窖藏。 在丛林中选择修佛的场所,一掷之间仿佛盆子倒翻。 如何安慰故居,只能仰望等待年华老去。 将来空手而归,您说我是老者。 幸好能分得曹溪的水,万劫之中只需一次沐浴。

注释:

字词注释:

  • 觉师:指诗中的僧人,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敬仰的人物。
  • 脱屣:比喻摆脱世俗的束缚。
  • 轩冕:指高官显贵的生活。
  • 夙悟:早有领悟。
  • 心已槁:心灵已经枯槁,指对世俗失去兴趣。
  • 章句习:指对经典章句的研习。
  • 楚人咻:比喻受到他人的嘲笑或干扰。
  • 至道:指至高的道理或佛法。
  • 家山:指家乡的山川。
  • 肮脏衣间窖:比喻家乡的贫瘠或不值得留恋。
  • 丛林选佛场:指在丛林中选择修佛的场所。
  • 一掷想盆倒:比喻行动迅速或决心坚定。
  • 华皓:指年华老去。
  • 曹溪水:指佛教圣地曹溪的水,象征清净。
  • 万刧付一澡:比喻在漫长的修行中只需一次彻底的净化。

典故解析:

  • 曹溪水:曹溪是佛教六祖慧能的道场,其水象征清净和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迈(1123-1202),字景卢,号容斋,南宋文学家、史学家。他的作品涉及诗、文、史等多个领域,尤以史学著称。洪迈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洪迈赠给一位名叫觉师的僧人的。觉师可能是洪迈的朋友或敬仰的人物,诗中表达了对觉师超脱世俗、追求佛法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觉师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超脱世俗、追求佛法的向往。诗中“脱屣世故早”、“夙悟心已槁”等句,描绘了觉师超然物外、心灵枯槁的形象,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清净生活的渴望。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家乡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如“家山亦何有,肮脏衣间窖”、“他年空手归,子语吾为老”等句,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失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觉师的赞美,传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觉师儒门秀,脱屣世故早。
    • 觉师是儒门的杰出人物,早早地摆脱了世俗的束缚。
  2. 那知轩冕味,夙悟心已槁。
    • 觉师早已看透了权贵的滋味,心灵早已枯槁。
  3. 惟余章句习,心境时相恼。
    • 只剩下对经典章句的研习,心境时常感到烦恼。
  4. 如人生於齐,而即楚乡老。
    • 就像一个人生在齐国,却成了楚国的老者。
  5. 虽遭楚人咻,微音或清好。
    • 虽然受到楚人的嘲笑,但觉师的声音或许依然清脆悦耳。
  6. 固无益生死,亦未妨至道。
    • 这固然对生死无益,但也无妨追求至高的道。
  7. 家山亦何有,肮脏衣间窖。
    • 家乡的山川又有什么呢,不过是肮脏的衣间窖藏。
  8. 丛林选佛场,一掷想盆倒。
    • 在丛林中选择修佛的场所,一掷之间仿佛盆子倒翻。
  9. 云何慰故居,挽仰待华皓。
    • 如何安慰故居,只能仰望等待年华老去。
  10. 他年空手归,子语吾为老。
    • 将来空手而归,觉师说我是老者。
  11. 幸分曹溪水,万刧付一澡。
    • 幸好能分得曹溪的水,万劫之中只需一次沐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脱屣世故早”比喻摆脱世俗的束缚,“心已槁”比喻心灵枯槁,“家山亦何有,肮脏衣间窖”比喻家乡的贫瘠。
  • 拟人:如“如人生於齐,而即楚乡老”将人生比作在齐国出生却在楚国老去。
  • 对仗:如“觉师儒门秀,脱屣世故早”中的“觉师”与“脱屣”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超脱世俗、追求佛法的向往。通过对觉师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清净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诗中通过对觉师形象的描绘,传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至高道理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脱屣:比喻摆脱世俗的束缚。
  • 心已槁:比喻心灵枯槁。
  • 章句习:指对经典章句的研习。
  • 楚人咻:比喻受到他人的嘲笑或干扰。
  • 至道:指至高的道理或佛法。
  • 家山:指家乡的山川。
  • 肮脏衣间窖:比喻家乡的贫瘠或不值得留恋。
  • 丛林选佛场:指在丛林中选择修佛的场所。
  • 一掷想盆倒:比喻行动迅速或决心坚定。
  • 华皓:指年华老去。
  • 曹溪水:指佛教圣地曹溪的水,象征清净。
  • 万刧付一澡:比喻在漫长的修行中只需一次彻底的净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觉师”是指: A. 作者自己 B. 作者的朋友 C. 作者敬仰的人物 D. 作者的师傅

  2. “脱屣世故早”中的“脱屣”比喻: A. 摆脱世俗的束缚 B. 追求至高的道 C. 对经典章句的研习 D. 受到他人的嘲笑

  3. “家山亦何有,肮脏衣间窖”中的“家山”指: A. 家乡的山川 B. 修佛的场所 C. 佛教圣地 D. 世俗生活

  4. “幸分曹溪水,万刧付一澡”中的“曹溪水”象征: A. 清净和智慧 B. 世俗生活 C. 家乡的山川 D. 修佛的场所

答案:

  1. C
  2. A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作者对清净山居生活的向往。
  • 苏轼的《赤壁赋》:通过对赤壁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和自然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洪迈的《赠觉师》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作者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但洪迈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佛法的追求,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自然山水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洪迈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王维诗选》:收录了王维的诗歌,包括《山居秋暝》。
  • 《苏轼诗选》:收录了苏轼的诗歌,包括《赤壁赋》。

相关诗句

觉师儒门秀,脱屣世故早。下一句是什么

那知轩冕味,夙悟心已槁。上一句是什么

那知轩冕味,夙悟心已槁。下一句是什么

惟余章句习,心境时相恼。上一句是什么

惟余章句习,心境时相恼。下一句是什么

如人生於齐,而即楚乡老。上一句是什么

如人生於齐,而即楚乡老。下一句是什么

虽遭楚人咻,微音或清好。上一句是什么

虽遭楚人咻,微音或清好。下一句是什么

固无益生死,亦未妨至道。上一句是什么

固无益生死,亦未妨至道。下一句是什么

家山亦何有,肮脏衣间窖。上一句是什么

家山亦何有,肮脏衣间窖。下一句是什么

丛林选佛场,一掷想盆倒。上一句是什么

丛林选佛场,一掷想盆倒。下一句是什么

云何慰故居,挽仰待华皓。上一句是什么

云何慰故居,挽仰待华皓。下一句是什么

他年空手归,子语吾为老。上一句是什么

觉师儒门秀,下一句是什么

脱屣世故早。上一句是什么

脱屣世故早。下一句是什么

那知轩冕味,上一句是什么

那知轩冕味,下一句是什么

夙悟心已槁。上一句是什么

夙悟心已槁。下一句是什么

惟余章句习,上一句是什么

惟余章句习,下一句是什么

心境时相恼。上一句是什么

心境时相恼。下一句是什么

如人生於齐,上一句是什么

如人生於齐,下一句是什么

而即楚乡老。上一句是什么

而即楚乡老。下一句是什么

虽遭楚人咻,上一句是什么

虽遭楚人咻,下一句是什么

微音或清好。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