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

时间: 2025-01-09 02:22:41

江头雨后山如髻。

催送新凉风有意。

月来杨柳绿阴中,秋在梧桐疏影外。

小窗纹簟凉如水。

岁岁年年同此味。

眼前不忍对西风,梦里更堪追往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
作者: 周紫芝 〔宋代〕

江头雨后山如髻。
催送新凉风有意。
月来杨柳绿阴中,
秋在梧桐疏影外。
小窗纹簟凉如水。
岁岁年年同此味。
眼前不忍对西风,
梦里更堪追往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江边雨后山景如同女子的髻发般美丽,清凉的秋风轻柔地吹来,月光洒在杨柳的绿荫之中,秋意在梧桐的稀疏影子外悄然流淌。小窗边的竹席凉如水,年复一年依旧是这样的滋味。眼前不忍直面西风的萧瑟,而在梦中更能追忆往事的温暖。

注释

  • 江头:指江边。
  • :女子的发髻,形容山的轮廓。
  • 催送:催促送来。
  • 绿阴:绿荫,指树木遮蔽的阴凉之处。
  • 梧桐:一种树木,秋天常落叶,象征凋零与思念。
  • 纹簟:纹理的竹席,指席子的图案。
  • 西风:秋风,代表变凉的季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紫芝,字希声,号梦溪,宋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山水、抒发情感,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季,表现诗人在雨后江边的感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及对往事的追忆,体现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木兰花》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呈现了一幅江边秋景的画面,体现了诗人的情感。首句“江头雨后山如髻”将自然景色与女性之美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敏感的美学情怀。随着“催送新凉风有意”,诗歌的氛围逐渐转向清新,带有一丝凉意,象征着秋天的到来。而“月来杨柳绿阴中,秋在梧桐疏影外”则通过月光下的杨柳和梧桐的影子,描绘了深秋的宁静与思考。诗人在小窗前感受到的“纹簟凉如水”,不仅是对自然的感知,也反映了内心的宁静与思索。最终,诗人对“西风”的忍耐与梦中追忆往事的对比,表现了对时间流逝和过去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江头雨后山如髻:描绘了雨后江边的山,形状像女子的发髻,生动形象。
    2. 催送新凉风有意:秋风轻轻吹来,似乎传递着某种情感。
    3. 月来杨柳绿阴中:月光洒在杨柳的绿荫下,增添了幽静的氛围。
    4. 秋在梧桐疏影外:秋天的意蕴在梧桐的稀疏影子中隐现。
    5. 小窗纹簟凉如水:窗边的竹席凉爽似水,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6. 岁岁年年同此味:每年都经历这样的秋意,感慨时间的流逝。
    7. 眼前不忍对西风:不愿面对秋风的凋零,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8. 梦里更堪追往事:在梦中更能追忆往事,表达了对过去的向往。
  •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如“山如髻”)、拟人(如“催送新凉风有意”)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意象分析

  • 江头:象征着流转的时间与生命。
  • 山如髻:女性的美与自然的和谐。
  • 杨柳与梧桐:代表了秋天的宁静与哀愁。
  • 西风:象征着秋天的来临与生命的流逝。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江头”指的是哪里?
      • A. 河边
      • B. 江边
      • C. 湖边
    2. “小窗纹簟凉如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温暖
      • B. 凉爽
      • C. 伤感
    3. 诗人对“西风”的态度是?
      • A. 喜欢
      • B. 不忍直面
      • C.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写了秋天的思绪与情感。
  • 诗词对比:与杜甫《月夜忆谢家》对比,均以自然景色寄托情感,但周紫芝更显细腻与柔美,而杜甫则更加沉重与忧伤。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赏析》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