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江月
周紫芝〔宋代〕
池面风翻弱絮,树头雨退嫣红。
扑花蝴蝶杳无踪。又做一场春梦。
便是一成去了,不成没个来时。
眼前无处说相思。要说除非梦里。
白话文翻译
在池塘的水面上,微风吹动着轻柔的柳絮,树梢上的雨水退去,留下了娇艳的花朵。扑向花朵的蝴蝶却已经无影无踪,又仿佛做了一场春梦。无论是成还是败,都没有什么可以追溯的来时。眼前没有地方可以诉说我的相思,除非在梦中。
注释
字词注释
- 池面:池塘的水面。
- 风翻弱絮:微风轻拂柳絮,形容春天的柔和。
- 树头雨退:树梢上的雨水渐渐消退。
- 嫣红:娇艳的红色,形容花朵的美丽。
- 扑花:扑向花朵,形容蝴蝶的动作。
- 杳无踪:踪迹全无,形容消失得无影无踪。
- 春梦:春天的梦,象征美好而又虚幻的事物。
- 一成去了,不成没个来时:形容无论成败,都无法追溯过去。
- 无处说相思:没有地方可以诉说思念之情。
- 要说除非梦里:只能在梦中才能表达对彼此的思念。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春梦”在古诗中常常用来象征美好的幻想和虚幻的事物,反映出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紫芝,宋代诗人,字子清,号紫芝,生卒年不详。周紫芝以其细腻的诗风和丰富的情感而出名,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和爱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
《西江月》创作于春天,正值花开柳绿之时,诗人借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情感,反映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西江月》是一首描绘春景和抒发思念之情的词作。全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忧伤的气氛。开头两句“池面风翻弱絮,树头雨退嫣红”,勾勒出春天的美丽画面,微风拂动着水面上的柳絮,雨水退去后,花朵显得愈发娇艳,这样的景象令人心生愉悦。然而,接下来“扑花蝴蝶杳无踪”一句却将这一美好景象与思念结合,蝴蝶虽然美丽,却已无影无踪,暗示着离别与失落。
诗的后半部分则更加沉重,诗人感慨“便是一成去了,不成没个来时”,对过去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交织在一起,深刻表现了对爱情的思念与人生的无常。最后两句“眼前无处说相思,要说除非梦里”,更是点明了思念的孤独与无奈,唯有在梦中才能诉说对彼此的情感,这种情感的表达深刻而真挚,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池面风翻弱絮:描绘春日的柔和,微风轻拂水面,柳絮轻轻翻动,展现出温暖的气息。
- 树头雨退嫣红:树梢的雨水渐渐退去,留下鲜艳的花朵,增添了春天的色彩。
- 扑花蝴蝶杳无踪:蝴蝶追逐花朵,但却已消失无踪,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
- 又做一场春梦:梦境中的春天美好而虚幻,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
- 便是一成去了,不成没个来时: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过去的时光无法再来,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 眼前无处说相思:现实中无法倾诉思念之情,表现出孤独与无奈。
- 要说除非梦里:只能在梦中才能表达情感,强调了思念的无奈与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春梦,表明思念的虚幻与美好。
- 拟人:风、雨等自然元素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 对仗:诗中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象的向往与感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池面:象征宁静与美好,反映自然的和谐。
- 柳絮:象征柔美与短暂,体现春天的温柔。
- 嫣红:象征生命与活力,表达对美的追求。
- 蝴蝶:象征爱情与美好,反映对往昔的怀念。
- 春梦:象征虚幻与美好,暗示对现实的无奈与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扑花蝴蝶杳无踪”意指什么?
A. 蝴蝶追逐花朵
B. 蝴蝶不再出现
C. 蝴蝶在花中停留
D. 蝴蝶飞走了 -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爱情的思念
C. 对人生的感慨
D. 对自然的描写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对爱情的思念与美好时光的追忆。
- 杜甫《春望》:反映春天的美丽与人生的无常。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周紫芝《西江月》更侧重于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与思念之情的隐喻,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出直接的情感表达与内心的挣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周紫芝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