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江月
作者: 周紫芝 〔宋代〕
画幕灯前细雨,垂莲盏里清歌。
玉纤持板隔香罗。
不放行云飞过。
今夜尘生洛浦,明朝雨在巫山。
羞蛾且莫斗弯环。
不似司空见惯。
白话文翻译
在灯光下,细雨轻轻落下,屏幕上轻纱掩映着清丽的歌声。
玉制的纤细手指轻轻拨动着琴弦,隔着香罗轻纱。
不让行云在天边飞过。
今夜尘土飘浮在洛浦,明晨细雨洒落在巫山。
羞怯的蛾子,别再与弯环争斗。
这情景并不如同往常那般平常。
注释
- 画幕:指用画作成的屏风,通常用于装饰或隔断空间。
- 莲盏:指用莲花装饰的灯盏,象征清丽雅致。
- 玉纤:指用玉制成的细长物件,通常是琴弦或手指。
- 隔香罗:指隔着香气的轻纱,营造出轻柔的氛围。
- 洛浦:洛水河岸,古时的地名,象征着优美的景致。
- 巫山:巫山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地,常与诗词中的雨景相联系。
- 羞蛾:羞怯的蛾子,暗指在感情中害羞的状态。
- 司空见惯:形容见得多了,司空是古代官职,意为常见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紫芝(约1070年-1130年),字伯琦,号紫芝,南宋时期著名诗人。周紫芝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兼具细腻与豪放,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西江月》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细腻的生活场景,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诗中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细腻观察,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与个人内心的挣扎。
诗歌鉴赏
《西江月》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词作,作者通过对细雨、灯光、琴声的描绘,勾勒出一幅温柔而富有情感的画面。开头的“画幕灯前细雨”便营造了一种梦幻的氛围,细雨在灯光下悄然落下,象征着一种柔和与宁静。接着,诗人描绘了抚琴的女子,她的玉纤轻拨琴弦,隔着香罗的轻纱,仿佛是一个美丽的仙子在轻吟浅唱。
“今夜尘生洛浦,明朝雨在巫山”一句,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敏感与细腻的观察。洛浦的尘埃和巫山的细雨,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和无常。最后的“羞蛾且莫斗弯环”则暗示了内心的羞怯与挣扎,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平常生活的反思。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种优雅而略带忧伤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画幕灯前细雨:描绘了一个灯光昏黄的环境,细雨轻落,营造出柔和的氛围。
- 垂莲盏里清歌:莲盏中流淌出的清歌,象征着美好而纯净的情感。
- 玉纤持板隔香罗:玉制的手指轻拨琴弦,隔着香罗,展现了女子的优雅与柔美。
- 不放行云飞过:强调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不愿让行云轻易掠过。
- 今夜尘生洛浦:引入洛浦的意象,表达夜晚的宁静与尘世的喧嚣。
- 明朝雨在巫山:描绘了明晨巫山的细雨,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变化。
- 羞蛾且莫斗弯环:表达内心的羞怯与挣扎,暗示对美好情感的珍视。
- 不似司空见惯:强调这种情感与场景的独特与珍贵,非同寻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细雨中的清歌,表达细腻的情感。
- 对仗:如“画幕灯前细雨”与“今夜尘生洛浦”,形成美的对称。
- 拟人:细雨与琴声仿佛有生命,增添了情感的丰富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珍视和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反映了诗人在社会动荡中的内心挣扎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细雨:象征柔情与细腻,反映诗人的细腻情感。
- 莲盏:象征优雅和纯洁,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洛浦:代表着历史与文化的积淀,富含感伤和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选择题
- 诗中提到的“细雨”主要用来表达什么?
A. 喧闹
B. 宁静
C. 悲伤
D. 忙碌
填空题
- 诗中“玉纤持板隔香罗”描绘的是一位___的女子。
判断题
- 诗中提到的“巫山”象征着悲伤。
对 / 错
答案
- B
- 优雅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与《西江月》:两者皆描绘自然之美,但《春江花月夜》更侧重于大气磅礴的意境,而《西江月》则细腻入微,展现了对生活细节的感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词人研究》
- 《周紫芝诗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