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近船古岸不胜高,浪划涛剜似削刀。层石层砂层腻土,僧厨蒸出栗黄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的岸边景象,船只靠近岸边,岸边的高山显得更加巍峨。海浪拍打着岸边,声势如同刀刃划过。岸边有层层叠叠的石头、沙子和肥沃的泥土,从僧人的厨房中蒸出来的栗黄糕显得格外诱人。
注释:
- 近船:指靠近岸边的船只。
- 古岸:古老的岸边,可能指自然景观的历史感。
- 不胜高:形容岸边的高山让人感到震撼。
- 浪划涛剜:形容波浪拍打岸边,声势如同削刀。
- 层石层砂层腻土:描述岸边的地貌,层次分明。
- 僧厨:指和尚的厨房,暗示寺庙的存在。
- 栗黄糕:一种用栗子做的糕点,色泽金黄,香甜可口。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明显的典故,但描绘的自然景观与古代诗词中常见的山水意象相吻合,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擅长通过细致的观察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杨万里的游历生涯中,描绘了他在某次出游时,所见的自然风光和生活气息,反映了宋代士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诗歌鉴赏:
《横山江岸》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气息的诗,杨万里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岸边的高山、波涛和僧人的厨房巧妙结合,展现了一个生动的画面。在这首诗中,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还通过“栗黄糕”的提及,传达出一种生活的温暖与惬意。诗句中的“浪划涛剜似削刀”生动地呈现了海浪的凶猛,仿佛在提醒人们自然的力量和不可忽视的威严。而“僧厨蒸出栗黄糕”的描写,则将诗的情境从宏大的自然景观引向了日常生活的小确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人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具有优美的意象,还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既有深邃的哲理,又有细腻的情感,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近船古岸不胜高:船只靠近古老的岸边,岸边的高山显得格外巍峨,表达出自然的壮丽。
- 浪划涛剜似削刀:波涛拍打着岸边,声势如刀刃般锋利,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
- 层石层砂层腻土:细致描绘岸边的地貌,显示出自然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 僧厨蒸出栗黄糕:通过描述僧人的厨房,增添了生活气息,使自然景观充满人文关怀。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浪的声势比作“削刀”,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层次分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意象分析:
- 古岸:象征历史的厚重和自然的永恒。
- 浪:代表自然的力量和变化。
- 栗黄糕:象征生活的美好和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栗黄糕”主要成分是什么?
- A. 小麦
- B. 栗子
- C. 大米
- D. 豆类
-
“浪划涛剜似削刀”中的“削刀”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 浪的声音
- B. 浪的形状
- C. 浪的力量
- D. 浪的颜色
答案: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者都以自然景观为主题,但王维的作品更强调静谧和内心的平和,而杨万里的诗则更注重动态和生活的细节,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宋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