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宴曲》
时间: 2025-01-04 08:50: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宴曲
作者: 沈在廷 〔清代〕
朱门甲第连云开,
主人豪侈何雄哉。
金钗十二拥燕赵,
珠履三千夸邹枚。
日长不足继以夜,
肴由鼎进酒倾罍。
华镫四照张火伞,
管弦迭奏鸣春雷。
方其得意逞雄肆,
黄金挥洒飞尘埃。
一食直兼十户富,
一衣直费十锦材。
酒阑人散客归去,
更严霜重月堕雾。
乞儿觅食那可得,
路侧城隅空叹息。
白话文翻译:
夜宴曲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奢华的宴会场景,朱门高阔的豪宅在云间显得格外辉煌,主人豪华奢侈,真是令人震撼。金钗十二个,围绕着燕赵的美女,三千双珠履,炫耀着邹枚的富贵。白天的时间长也无法延续到夜晚,菜肴从鼎中端上,酒在壶中倾倒。华丽的灯笼照亮了四周,乐器交替演奏,似春雷般响亮。正当他们得意忘形时,黄金像飞尘般挥洒而出。一顿饭的花费相当于十户人家的财富,一件衣服的费用则耗费十匹锦缎。酒席结束,宾客散去,外面寒霜降临,明月沉落于雾中。乞讨的孩子在街边寻找食物,却无处可得,只能在城角叹息。
注释:
- 朱门甲第:指富贵人家的大门和豪华的住宅。
- 豪侈何雄哉:形容主人奢华的气派和豪气。
- 金钗:金制的发饰,常用来形容美女的装扮。
- 肴由鼎进酒倾罍:肴菜从鼎中端上,酒在酒壶中倾倒。
- 华镫:华丽的灯笼。
- 黄金挥洒飞尘埃:形容在宴会上豪气地花费金钱。
- 乞儿:乞讨的孩子,象征社会底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在廷,清代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通过描绘生活场景反映社会的繁华与落寞。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繁华的社会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奢华宴会来反映当时社会的极端对比,展现富人与穷人之间的鲜明差距。
诗歌鉴赏:
《夜宴曲》是一首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诗作,沈在廷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奢华宴会的盛况。诗中用“朱门甲第”引入,立刻让人联想到富人阶层的生活。接下来的描述更是层层递进,金钗、珠履的描写,突出了宴会的奢华程度,仿佛眼前就浮现出满堂的美丽女子。
而在宴会的热烈氛围中,诗人也没有忘记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在描写宴会奢华的同时,诗中隐含的对乞儿的关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了富人奢华生活背后,贫困者的无奈与悲哀。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宴会的喧嚣,更引发对社会不平等的深思。通过“酒阑人散”与“乞儿觅食”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张力,让人对社会现象产生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朱门甲第连云开:描绘豪宅的壮丽,营造出一种富贵气派。
- 主人豪侈何雄哉:感叹主人奢华的生活,带有一丝讽刺。
- 金钗十二拥燕赵:形容宴会中的美女,强调其数量和美丽。
- 珠履三千夸邹枚:通过数量展示奢侈,邹枚为当时著名的富豪。
- 日长不足继以夜:白天的快乐不能延续到夜晚,暗示宴会的短暂。
- 肴由鼎进酒倾罍:描述宴席的丰盛,肴菜与美酒的交融。
- 华镫四照张火伞:华丽的灯笼照亮,营造热烈的气氛。
- 管弦迭奏鸣春雷:音乐的激昂,仿佛春雷般震撼。
- 方其得意逞雄肆:描绘主人得意忘形,表现出极度的奢侈。
- 黄金挥洒飞尘埃:比喻金钱的挥霍,如同尘埃般轻易。
- 一食直兼十户富:说明一顿饭的花费之高,反映社会贫富差距。
- 一衣直费十锦材:一件衣服的昂贵,暗示奢侈。
- 酒阑人散客归去:宴会结束,宾客离去。
- 更严霜重月堕雾:描绘寒冷的夜晚,暗示宴会后的孤寂。
- 乞儿觅食那可得:乞讨的孩子无处可得,反映社会现实。
- 路侧城隅空叹息:乞儿在街边叹息,表现其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奢华与贫困的对比,增强诗的情感力度。
- 比喻:如“黄金挥洒飞尘埃”,形象生动。
- 夸张:数量的夸张突出奢华的气派。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奢华的宴会展现了社会的繁华与落寞,反映了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巨大差距,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朱门:象征富贵与奢华。
- 金钗、珠履:代表女性的美丽与奢侈。
- 华镫、管弦:象征宴会的热烈与欢愉。
- 乞儿:象征社会底层的无奈与悲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金钗”代表什么? A. 男子
B. 美丽的女子
C. 奢华的衣服
D. 酒水 -
“一食直兼十户富”这句的意思是? A. 一顿饭的费用很低
B. 一顿饭的费用非常高
C. 食物丰富
D. 十户人家都吃不起 -
诗中乞儿的描写主要是为了突出什么? A. 富人的快乐
B. 社会的不平等
C. 宴会的热闹
D. 生活的美好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情之间的对比。
- 《春夜喜雨》:展现了自然景物的美与人情的温暖。
诗词对比:
- 比较《夜宴曲》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现了对宴会的热情,但李白更强调饮酒的豪放与快意,而沈在廷则在奢华中融入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