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赠西溟次容若韵》
时间: 2025-01-04 07:44: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缕曲 赠西溟次容若韵
作者:严绳孙
画角三声咽。倩星前梵钟敲破,三生慧业。身后虚名当日酒,未彀消磨才杰。君莫叹兰摧玉折。多少青蝇相吊罢,鲍家诗碧溅秋坟血。听鬼唱。几时彻。更谁炙手真堪热。只些儿翻云覆雨,移根换叶。我是漆园工隐几,也任人猜蝴蝶。凭寄语四明狂客。烂醉绿槐双影畔,照伤心一片琳宫月。归梦冷,逐回雪。
白话文翻译
画角声声悲咽,倩星前的梵钟击碎了三生的慧业。身后虚名如同当日的美酒,未曾消磨我的才华。君不要叹息兰花折断、玉器摔坏,多少青蝇在默默吊唁,鲍家的诗篇如秋天坟墓上的血迹。听那鬼声在唱,何时才能彻底解脱?谁的手能真正让人热切?不过是些翻云覆雨、移根换叶的事。我是漆园中隐匿的工人,也任人揣测我的身份。寄托我的话语于四明的狂客,醉卧在绿槐的双影旁,照见我心中一片琳宫的月光。归梦已冷,逐渐消逝如雪。
注释
- 画角:一种乐器,发出悲凉的声音。
- 倩星:美丽的星星,常用于形容夜空中的星辰。
- 慧业:智慧的成就,指修行或学识的成果。
- 虚名:空洞的名声,没有实际的价值。
- 兰摧玉折:比喻美好的事物遭到损坏。
- 青蝇:比喻在世俗中喧嚣的人。
- 鲍家:指鲍照,古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常被引用。
- 琳宫月:美丽的月光,象征着理想或美好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严绳孙,清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多变,常以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为主题。其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作者对人生的反思与对友人的赠言,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风气与诗人内心的挣扎。
诗歌鉴赏
《金缕曲 赠西溟次容若韵》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词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传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友谊的珍视。开篇以“画角三声咽”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和忧伤的氛围,接着借用“梵钟敲破”来暗示人生的无常与转瞬即逝。接下来的几句,诗人以“虚名当日酒”暗喻名声的虚幻,强调真正的才华应超越世俗的评价。
诗中的“君莫叹兰摧玉折”是一种对友人的劝解,表明即使生活艰难,也不应对美好事物的失去感到悲伤。此后提到“青蝇相吊”则引出对世俗的批判,揭示了一种对名利追逐的无奈与疲惫。
最后,诗人以“归梦冷,逐回雪”作结,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感,留给读者无尽的思考。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示了严绳孙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和对友谊的诚挚祝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画角三声咽:用乐器的声音引入,营造出一种悲伤的氛围。
- 倩星前梵钟敲破:美丽的星空下,钟声打破了宁静,象征着人生的突发变化。
- 三生慧业:指过去的智慧和成就,强调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 身后虚名当日酒:虚名如同酒,易醉而难醒,暗示名声的短暂与虚幻。
- 君莫叹兰摧玉折:劝解朋友不要为美好事物的失去而感伤。
- 多少青蝇相吊罢:对世俗的讽刺,暗示追名逐利的无意义。
- 鲍家诗碧溅秋坟血:引用古诗,表达对过往的哀悼与反思。
- 听鬼唱。几时彻:感慨人生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
- 更谁炙手真堪热:怀疑真正值得追求的事物。
- 我是漆园工隐几:自我定位为隐士,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挣扎。
- 凭寄语四明狂客:寄托自己的情感于朋友身上。
- 烂醉绿槐双影畔:描绘醉酒后的情景,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 照伤心一片琳宫月:月光照射下,心中充满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失落。
- 归梦冷,逐回雪:结尾暗示梦境的冷却与现实的无情,令人感到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世俗名利比作虚幻的酒,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将青蝇比作吊唁者,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对过往的哀悼。
- 对仗:整首词运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诗句更加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人生的反思与对友谊的珍视,表达了对虚名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孤独。诗人在对美好事物的失去感到惋惜的同时,也展现了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画角:象征着悲伤与回忆。
- 倩星:代表美好与理想。
- 兰花、玉器:象征美好事物的脆弱。
- 青蝇:世俗名利的追逐者。
- 琳宫月:理想与美好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画角三声咽”中的“画角”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一种花
C) 一种地方
D) 一种饮料 -
“君莫叹兰摧玉折”中的“兰”指的是: A) 兰花
B) 兰州
C) 兰亭
D) 兰溪 -
诗中提到“青蝇相吊”是用来表达: A) 对友谊的珍视
B) 对世俗的批判
C) 对理想的追求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达对理想与美的追求。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展现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严绳孙的《金缕曲》更注重对人生哲理的反思与对现实的批判,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了个人情感的宣泄与对美的向往。两者风格迥异,皆在不同层面上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严绳孙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