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州引·薄雨初寒》
时间: 2024-09-19 21:22:00意思解释
石州引·薄雨初寒
原文展示:
薄雨初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鸦,东风销尽龙沙雪。还记出关来,恰而今时节。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已是经年,杳杳音尘多绝。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清愁,芭蕉不展丁香结。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
白话文翻译:
细雨初降,天气渐寒,阳光斜照中透出春天的空旷。长亭的柳树刚刚发黄,远道而来的客人早已折下一枝柳条。烟雾在水边弥漫,映衬着几只归来的乌鸦,东风吹散了龙沙上的雪。还记得我出关时的情景,正是如今这个时节。将要启程。画楼中的美酒,伴随着红泪和清歌,顿时成了轻轻的别离。已经是多年过去,音信杳然,几乎断绝。想知道我心中有多少清愁,像那芭蕉未展的叶子,和丁香紧结的花蕾。白白期盼天涯,已对风月感到厌倦。
注释:
- 薄雨初寒:细雨刚落,天气开始变冷。
- 斜照弄晴:阳光斜射,似乎在调皮地玩弄着晴朗的天气。
- 长亭柳色才黄:长亭旁的柳树刚刚发芽,颜色微黄。
- 远客一枝先折:远道而来的客人首先折下了一枝柳条,象征离别的情感。
- 烟横水际:烟雾在水边弥漫,描绘出朦胧的景象。
- 东风销尽龙沙雪:东风吹散了龙沙上的雪,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典故解析:
“龙沙雪”可能暗指古代对于冬季的描绘,而“出关”则可能有历史背景,指代离开某个地方,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约 1052年-1125年),字方回,号东篱,北宋时期著名词人之一,以其词风清丽见称,常表达对人生、离别、自然的感怀。
创作背景:
此词写于宋代,正值北宋末年,国家动荡,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交织。此时,贺铸可能正经历离别与思念之苦,故而作此词以抒怀。
诗歌鉴赏:
整首《石州引·薄雨初寒》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将春寒时节的景象与离别的情感紧密结合。开篇“薄雨初寒,斜照弄晴”,引入了春天的气息,却又暗藏着寒意,既是对自然的描绘,也是对内心情感的反映。接下来,长亭的柳色和远客折柳,象征着离别和思念,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在后半部分,诗人回忆出关时的情景,感慨时光流逝,音信杳然,愁绪满怀。最后以“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收尾,表达对无尽思念的无奈和对风月的厌倦,情感愈加深沉。整首词通过春天的意象映衬出离别的伤感,展现出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薄雨初寒:开头描绘初秋细雨,营造出清冷的氛围。
- 斜照弄晴:阳光斜照,给人一种错落的美感,似乎在与雨斗争。
- 长亭柳色才黄:柳色刚黄,暗示着季节的变化与人生的无常。
- 远客一枝先折:远客折柳,象征着离别的哀愁。
- 烟横水际:烟雾环绕水边,描绘出朦胧而美丽的景象。
- 东风销尽龙沙雪:春风吹散了冬雪,暗示着新生与希望。
- 还记出关来:回忆出关的情景,既是对往事的追忆,也暗示了分离。
- 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酒与歌声交融,流露出离别时的哀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龙沙雪”比喻冬天的寒冷。
- 拟人:如“东风销尽”,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词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与离别的愁苦,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内心深处的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薄雨:象征着离愁与思念。
- 柳色:春天的象征,寓意生命的延续。
- 归鸦:象征着归属与思念的情感。
- 芭蕉与丁香:象征爱情与思念的纠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薄雨初寒”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远客折柳象征着:
- A. 久别重逢
- B. 离别与思念
- C. 友情
- D. 归乡
-
诗中“东风销尽龙沙雪”意思是:
- A. 春风吹走了冬天的寒冷
- B. 不再有雪
- C. 春天的来临
- D. A和C都对
答案:
- A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贺铸的《石州引·薄雨初寒》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情感基调上都有对离愁的细腻描写,但贺铸更显沉郁。李清照则多了几分柔情与细腻的思绪。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贺铸研究专著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