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官部役戏呈同事兼寄述古》

时间: 2025-01-04 11:17:44

新月照水水欲冰,夜霜穿屋衣生棱。

野庐半与牛羊共,晓鼓却随鸦鹊兴。

夜来履破裘穿缝,红颊曲眉应入梦。

千夫在野口如麻,岂不怀归畏嘲弄。

我州贤将知人劳,已酿白酒买豚羔。

耐寒努力归不远,两脚冻硬公须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新月照水水欲冰,夜霜穿屋衣生棱。
野庐半与牛羊共,晓鼓却随鸦鹊兴。
夜来履破裘穿缝,红颊曲眉应入梦。
千夫在野口如麻,岂不怀归畏嘲弄。
我州贤将知人劳,已酿白酒买豚羔。
耐寒努力归不远,两脚冻硬公须软。

白话文翻译

新月照在水面上,水面似乎快要结冰;
夜霜穿透房屋,衣服上生出了冰棱。
我的小屋半是与牛羊共享,
早晨的鼓声却随着乌鸦和喜鹊的叫声而响起。
昨夜我穿的鞋破了,裘衣的缝隙也被风吹开,
红润的脸颊和弯曲的眉毛,应该在梦中。
千百人在野外口口声声,像麻一样喧嚣,
难道不怀念归家,怕被嘲笑吗?
我所在的州里贤明的将领知晓人们的辛劳,
已经酿好了白酒,准备买来小猪羔。
耐寒的努力,归家并不遥远,
但两脚冻得僵硬,公公的心却是柔软的。

注释

  • 新月:初升的新月,象征着新的开始。
  • 水欲冰:水面似乎要结冰,形容寒冷的天气。
  • 夜霜:夜晚的霜,给人带来寒意。
  • 野庐:乡野的小屋。
  • 晓鼓:清晨的鼓声,通常用来唤醒人们。
  • 千夫在野:指众人聚集在野外,形容人群的喧闹。
  • 贤将:指有智慧和才能的将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散文、词曲等多方面均有卓越成就。苏轼的作品以其豪放、洒脱的风格著称,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苏轼被贬至黄州期间,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生活艰辛的感慨。诗中描绘了寒冷的夜晚,反映了他当时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诗歌鉴赏

苏轼的《盐官部役戏呈同事兼寄述古》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诗的开头以新月照水、夜霜穿屋的景象引入,借景抒情,表现了严寒的气候给人带来的感受。接着,诗人描绘了乡野的生活,野庐与牛羊为伴,展现了他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诗中“夜来履破裘穿缝”一句,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破旧的衣物和鞋子,仿佛在诉说着他生活的窘迫。红颊曲眉的梦境则反映了他内心的柔软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千夫在野口如麻”,则展现了社会的喧闹与人们的辛劳。诗人在此借喻表达了对归家的渴望,以及对家庭温暖的追忆。最后两句提到州里的贤将酿酒买豚羔,表现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传达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新月照水水欲冰:新月的光照在水面上,水面似乎快要结冰,暗示了寒冷的天气。
  2. 夜霜穿屋衣生棱:夜晚的霜从屋外穿透进来,衣服上生出了冰棱,形象地描绘了严寒。
  3. 野庐半与牛羊共:小屋与牛羊共同栖息,展现了乡野的生活场景。
  4. 晓鼓却随鸦鹊兴:清晨的鼓声伴随着乌鸦和喜鹊的叫声,形成一种生动的早晨氛围。
  5. 夜来履破裘穿缝:夜里鞋子破了,裘衣的缝隙也被风吹开,反映了生活的窘迫。
  6. 红颊曲眉应入梦:红润的脸颊和弯曲的眉毛,似乎在梦中,表现了内心的柔软。
  7. 千夫在野口如麻:众人在野外口口声声,像麻一样喧闹,描绘了人群的喧嚣。
  8. 岂不怀归畏嘲弄:难道不怀念归家,怕被嘲笑吗?反映了对归家的渴望与恐惧。
  9. 我州贤将知人劳:我所在的州里贤明的将领关注人民的辛劳。
  10. 已酿白酒买豚羔:贤将已经酿好了白酒,准备买来小猪羔,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11. 耐寒努力归不远:耐心与努力,归家并不遥远,传达了对未来的希望。
  12. 两脚冻硬公须软:虽然双脚冻得僵硬,内心却是柔软的,表现了人性的温暖。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千夫在野口如麻”,将人群的喧嚣比作麻,生动形象。
  • 拟人:如“夜霜穿屋”,将霜拟人化,增加了诗的情感色彩。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严寒的自然环境和乡野生活,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生活艰辛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月:象征希望与新生。
  • :象征流动与生命。
  • :代表寒冷与凋零。
  • 牛羊:象征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 :象征欢庆与团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新月”象征什么?

    • A. 结束
    • B. 希望与新生
    • C. 厄运
    • D. 迷茫
  2. 诗人提到“千夫在野口如麻”,意在表达什么?

    • A. 人多喧嚣
    • B. 人少冷清
    • C. 静谧的乡村
    • D. 忙碌的城市
  3.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什么情感?

    • A. 绝望
    • B. 渴望与期待
    • C. 无奈
    • D. 忧伤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王维《鹿柴》:描绘自然与乡村的和谐美景。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两位诗人都表现对自然与生活的观察,但苏轼的诗更具人文关怀,而李白则更显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