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菡萏亭》

时间: 2024-09-19 21:54:31

日日移床趁下风,清香不尽思何穷。

若为化作龟千岁,巢向田田乱叶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日日移床趁下风,
清香不尽思何穷。
若为化作龟千岁,
巢向田田乱叶中。

白话文翻译:

每天都把床铺移到风下,
清香不断,思念无穷。
如果能化为一只千年龟,
就愿在乱叶丛中筑巢。

注释:

  • 日日:每天。
  • 移床:移动床铺,指在园中享受风光。
  • 趁下风:借助风向,指在风下可以感受到花香。
  • 清香:荷花的香气。
  • 思何穷:思念之情无尽无穷。
  • 若为化作:如果能够变成。
  • 龟千岁:指长寿的龟,象征长寿。
  • 巢向田田乱叶中:在杂乱的荷叶间筑巢。

典故解析:

  • 龟千岁:在中国文化中,龟被视为长寿的象征,常用以表达对长寿的向往与追求。
  • 荷花:象征纯洁、高雅,常与思乡、思恋之情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作品涵盖诗、词、文、赋等多种体裁,风格豪放、清新,富有哲理,深受后人仰慕。

创作背景: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是苏轼在游历期间创作的一组诗作,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情感的思考。创作时,苏轼身处政治动荡之中,常在园中吟咏,寄托自己的情感与思绪。

诗歌鉴赏:

苏轼的《菡萏亭》通过描绘荷花的清香和个人的思念之情,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生命长久的渴望。诗中“日日移床趁下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亲近,带有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仿佛在追寻着内心的宁静。而“清香不尽思何穷”则流露出深沉的思念,似乎在怀念某个不在身边的人或事,表达了人们在自然中常常会引发的情感共鸣。

最后两句“若为化作龟千岁,巢向田田乱叶中”更是点明了诗人对长寿的渴望,以及希望在自然的怀抱中安度余生的愿望。这种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苏轼独特的诗歌风格,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日日移床趁下风:描绘了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诗人每天都把床铺移到风下,以享受自然的清新气息和荷花的香气。
  2. 清香不尽思何穷:荷花的香气让诗人不断思念,思念的情感似乎是无尽的,表现出一种深邃的情感体验。
  3. 若为化作龟千岁:如果能够变成一只长寿的龟,表达了诗人对长寿的向往。
  4. 巢向田田乱叶中:愿意在杂乱的荷叶中筑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归属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荷花的香气比作思念,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如“日日”与“千岁”形成对比,使得诗句更加工整和谐。
  • 拟人:荷花的香气被赋予了引发思念的能力,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思念,以及对长久生命的渴求。诗人通过自然来反映内心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荷花:象征纯洁与美好,常常与诗人的思念情感相联系。
  • :象征长寿与宁静,体现了对生命的思考。
  • :代表了诗人安静的生活状态,强调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日日移床”的意思是: A. 每天移动床铺
    B. 每天思念一个人
    C. 每天去游览

  2. 诗中的“清香不尽思何穷”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思念无尽
    C. 快乐

  3. 苏轼希望化作什么动物? A. 龟
    B. 鸟
    C. 鱼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表达了思念之情,但更多的是对故乡的怀念,情感更为直接。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通过月夜引发思念,但杜甫的作品更具悲壮感和历史感。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