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荷叶 湖州贾耘老小妓名双荷叶》

时间: 2025-01-06 05:15:28

双溪月。

清光偏照双荷叶。

双荷叶。

红心未偶,绿衣偷结。

背风迎雨流珠滑。

轻舟短棹先秋折。

先秋折。

烟鬟未上,玉杯微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双溪月。清光偏照双荷叶。
双荷叶。红心未偶,绿衣偷结。
背风迎雨流珠滑。轻舟短棹先秋折。
先秋折。烟鬟未上,玉杯微缺。

白话文翻译:

双溪的月亮,清澈的光辉偏偏照在双荷叶上。
双荷叶上,红心尚未相遇,绿衣悄然结成。
迎着风和雨,水珠轻轻滑落。轻舟短桨在秋天来临之前便折了。
在这个秋天未到之际,烟鬟尚未梳好,玉杯也显得略微缺损。

注释:

  • 双溪:指两条溪流,可能象征着水的灵动和柔情。
  • 双荷叶:荷叶成双,意寓着佳人或情人之间的双双对对。
  • 红心未偶:红心比喻恋人间的情感尚未相遇或交融。
  • 绿衣偷结:绿衣象征荷叶的清新,暗示爱情的悄然发展。
  • 流珠滑:水珠在叶上滑落,表达出一种细腻的景象。
  • 轻舟短棹:轻舟象征着轻快与自由,短桨则隐喻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 烟鬟未上:指女子的发髻尚未梳好,象征着一种懒散或等待。
  • 玉杯微缺:玉杯的缺口暗示了一种未完美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在诗词、散文、词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作品常常表现出深厚的哲理思考和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双荷叶》写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与友人相聚时的愉悦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虽不长,但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情之美的交融。

诗歌鉴赏:

《双荷叶》是一首细腻而富有情感的词作,苏轼通过简练而生动的意象勾勒出一幅清新雅致的自然画面。诗的开头“双溪月”引入夜色中水的灵动,清光照在“双荷叶”上,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接着,诗人以“红心未偶,绿衣偷结”描绘了恋人之间尚未相遇的期待与渴望,荷叶的颜色变化暗示着爱情的萌芽。

转眼间,诗人又描绘了风雨中的“流珠滑”,表现了大自然的温柔与柔情;而“轻舟短棹”则体现了人生的短暂与脆弱,仿佛在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最后,诗人以“烟鬟未上,玉杯微缺”结束,留下了一种淡淡的遗憾和思考,似乎在表达对生活琐事的反思。

整首诗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展现了苏轼对自然、人生以及爱情的深刻理解。它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的诗,更是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富有哲理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双溪月:引出环境,营造气氛,暗示静谧的夜晚。
  2. 清光偏照双荷叶:清澈的月光洒在双荷叶上,增加了诗的意象美和层次感。
  3. 红心未偶,绿衣偷结:表达恋爱的期盼,情感尚未完全交融。
  4. 背风迎雨流珠滑:描绘了雨水滑落的细腻瞬间,象征着爱情的流动与易逝。
  5. 轻舟短棹先秋折:表现了人生易逝的无常,暗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6. 烟鬟未上,玉杯微缺:生活的细节展现出一种未完美的状态,似乎在引导人们思考生活的意义。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双荷叶和月光的描写来比喻爱情的美好。
  • 拟人:流珠滑落使得自然景物显得生动。
  • 对仗:如“红心未偶,绿衣偷结”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以及对人情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爱情的期待,以及对无常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学思考和情感深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溪:象征着和谐与温柔。
  • :象征着清明与洞察。
  • 荷叶:象征着纯洁与美好。
  • 流珠:象征着爱情的流动与细腻。
  • 轻舟:象征生命的短暂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双荷叶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 A. 朋友的相聚
    • B. 爱情的期待
    • C. 自然的美好
    • D. 人生的短暂
  2. “清光偏照双荷叶”中“清光”指的是什么?

    • A. 太阳光
    • B. 月光
    • C. 星光
    • D. 人工光
  3. 诗中提到的“轻舟短棹”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期待
    • B. 失落
    • C. 自由
    • D. 无常

答案:

  1. B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描写月夜,但更侧重于思乡之情。
  • 《静夜思》:描绘了孤独的思考,情感更为浓烈和直接。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苏轼的作品更注重自然与人情的交融,而杜甫和李白则更加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