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寒食游江乡园》

时间: 2025-01-06 12:57:49

晓出城南信杖藜,江乡小圃百花开。

侑尊妓女骑驴去,顶笠僧官跃马来。

几架秋千红嬝娜,数行箫管绿低徊。

隔河小艇人歌舞,摇荡春光不肯回。

意思解释

幽州寒食游江乡园

原文展示:

晓出城南信杖藜,江乡小圃百花开。
侑尊妓女骑驴去,顶笠僧官跃马来。
几架秋千红嬝娜,数行箫管绿低徊。
隔河小艇人歌舞,摇荡春光不肯回。

白话文翻译:

清晨,我走出城南,手杖拄着,看到江边的小园中百花盛开。
侍奉酒杯的妓女骑着驴走去,顶着斗笠的僧人骑马而来。
几架秋千上,姑娘们欢快地玩耍,数行箫声轻轻流淌。
隔着河面的小艇上传来歌舞声,摇曳着春光似乎不愿离去。

注释:

  • 信杖藜:信仰的杖,藜是一种植物,这里指手杖。
  • 侑尊:侍奉酒杯的女子。
  • 骑驴跃马:分别描绘妓女和僧人的不同交通方式,形成对比。
  • 秋千:一种游乐设施,通常是由绳索和木板构成。
  • 箫管:一种乐器,喧闹的音乐声。
  • 摇荡春光:春光摇曳,象征着美好的时光。

典故解析:

  • 寒食: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纪念介子推,节日期间不生火,吃冷食。
  • 江乡:指江边乡村,表现出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元量是宋代的一位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间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寒食节期间,诗人游览江乡,感受春日的气息与节日的氛围,描写了人间的欢乐与自然的美好。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清晨的游览描绘了江乡的春日景色,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开篇“晓出城南信杖藜”以一种悠然自得的姿态,展示了诗人出游的情景。接着“江乡小圃百花开”则通过丰富的花卉描绘出春天的生机。诗中描写的妓女与僧人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社会不同阶层的生活状态。

几架秋千和悠扬的箫管声,展现了人们在春日中的欢愉与活力。最后一句“隔河小艇人歌舞,摇荡春光不肯回”则传达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仿佛春光因人们的欢笑而不愿离去,诗人通过音乐与舞蹈,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情,给人以美的享受与艺术的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晓出城南信杖藜:描绘清晨出行的情景,信杖表达了诗人的悠闲。
  2. 江乡小圃百花开:江边的小园中花朵盛开,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3. 侑尊妓女骑驴去:妓女骑驴,表现出轻松的生活态度。
  4. 顶笠僧官跃马来:僧人骑马而来,形成对比,展现不同职业的生活状态。
  5. 几架秋千红嬝娜:姑娘们在秋千上玩耍,描绘了欢乐的气氛。
  6. 数行箫管绿低徊:悠扬的箫声传出,增添了春日的气氛。
  7. 隔河小艇人歌舞:远处的小艇上传来歌舞声,表现出人们的欢乐。
  8. 摇荡春光不肯回:春光因为人们的欢乐而留恋,意象生动。

修辞手法:

  • 对比:妓女与僧人的交通方式形成鲜明对比,突显社会的多样性。
  • 意象: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文活动的结合,表现出春天的丰盈与生活的美好。
  • 拟人:春光“摇荡”,赋予春光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好生活的热爱,对人们欢乐生活的向往,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江乡:代表自然与乡土情。
  • 秋千:表现了年轻人的欢快与无忧。
  • 歌舞:象征着生活的乐趣与人际的交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中秋节
    • B. 寒食节
    • C. 元宵节
  2. 诗中的妓女骑什么交通工具?

    • A. 马
    • B. 驴
    • C. 船
  3.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 A. 自然与社会
    • B. 历史与传说
    • C. 战争与和平

答案:

  1. B. 寒食节
  2. B. 驴
  3. A. 自然与社会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写春天的生机,但更多反映了动乱中的忧虑。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草的生长传达离别的感伤,两者在主题情感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