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王逢原》
时间: 2025-01-19 15:55:25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思王逢原
作者: 王安石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自吾失逢原,触事辄愁思。
岂独为故人,抚心良自悲。
我善孰相我,孰知我瑕疵。
我思谁能谋,我语听者谁。
朝出一马驱,暝归一马驰。
驰驱不自得,谈笑强追随。
仰屋卧太息,起行涕淋漓。
念子冢上土,草茅已纷披。
婉婉妇且少,茕茕一女嫠。
高义动闾里,尚闻致财赀。
嗟我衣冠朝,略能具饘糜。
葬祭无所助,哀颜亦何施。
闻妇欲北返,跂予常望之。
寒汴已闭口,此行又参差。
又说当产子,产子知何时。
贤者宜有後,固当梦熊罴。
天方不可恃,我愿适在兹。
我疲学更误,与世不相宜。
宿昔心已许,同冈结茅茨。
此事今已矣,已矣尚谁知。
渺渺江与潭,茫茫山与陂。
安能久窃食,终负故人期。
白话文翻译:
自从我失去逢原(指故人),每当遇事就感到愁苦。
岂止是为了故人,抚心自问,心中更是悲伤。
我有谁能了解我,谁又知道我的缺点?
我在思索谁能帮助我,我所说的话听众又是谁?
早晨骑马出门,傍晚又骑马归来。
奔波劳累却难以自得,谈笑之间强作欢颜。
仰卧屋中长叹,起身时泪水淋漓。
想到子女的坟土,草茅已然纷披。
温柔的妻子年纪尚轻,孤独无依的女儿只有一人。
高尚的志向感动邻里,仍能听闻到财富的来临。
唉,我衣冠朝服,勉强能备一顿饭食。
葬礼祭祀无所帮助,悲哀的容颜又能如何施展?
听说妻子想北返,我常常期盼她。
寒冷的汴水已封冻,此行又显得曲折。
又说将要生子,生子又何时呢?
贤者理应有后嗣,必然会梦见熊和罴(象征后代)。
天命不可依靠,我希望能在此安定。
我疲倦于学问,愈加感到与世格格不入。
前夜心已许诺,愿同在山冈结庐。
此事如今已成往事,往事又有谁知晓?
渺渺江水与潭水,茫茫山川与田野。
怎么能长久地窃取别人的食物,终究会辜负故人的期望。
注释:
- 逢原: 指王逢原,王安石的故友。
- 抚心: 自问内心。
- 良自悲: 自然感到悲伤。
- 我善: 谁能理解我。
- 朝出一马驱,暝归一马驰: 形容日出而行,日落而归的奔波生活。
- 茕茕一女嫠: 孤独的女儿,指自己的孩子。
- 高义动闾里: 高尚的品德感动邻里。
- 寒汴: 指寒冷的汴水,象征着回归的无望。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以其政治改革和诗文成就闻名。
-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王安石晚年,因政务繁忙与个人生活困扰,导致对往事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思王逢原》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考的诗作,记录了王安石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处境的无奈。诗中蕴含着深切的情感,尤其在对孤独与失落的描写上,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每一节都流露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状的反思,尤其是对家人和故友的思念之情,突显出王安石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孤独与无奈。
王安石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对仗与排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情感的深度。诗中“驰驱不自得,谈笑强追随”这两句,描述了他在奔波劳累中找寻快乐的无奈,体现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需要强颜欢笑的状态。整首诗的意象丰富,山水、坟土、衣冠等元素交织在一起,既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映照出作者的心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诗开头即表明失去故人后的愁苦心情,逐步引入对自身处境的反思,结合对家人的思念与期待,表现出深切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梦熊罴”暗示对后代的希望和期待。
- 对仗: 如“朝出一马驱,暝归一马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沉重的情感贯穿全诗。
意象分析:
- 故人: 代表过往的友谊与怀念。
- 坟土: 反映对逝去亲人的哀思。
- 寒汴: 象征失去的机会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王安石在诗中表达了对谁的思念? A. 同事
B. 故友
C. 家人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寒汴”主要象征什么? A. 温暖的记忆
B. 失去的机会
C. 未来的希望
答案:B -
诗中“我语听者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孤独感
B. 快乐感
C. 自豪感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王安石与李白的孤独感对比:王安石更关注社会责任与人际关系的失落,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个体的自由与情感的流动。
参考资料:
- 《宋代文学研究》
- 《王安石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