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谒金门
春乍去。留得一天飞絮。寂寞眼看肠断处。能经几朝暮。玄鸟归来初乳。消瘦那知如许。无赖杜鹃啼更苦。催愁来院宇。
白话文翻译:
春天刚刚离去,却留下一天飘飞的柳絮。寂寞的心情让人感到肠断般的痛苦,不知能承受几次日夜的更替。燕子归来时春意初回,自己却已经消瘦得不堪,怎会知道这份愁苦。无情的杜鹃声更添悲苦,催促着愁绪在院子里蔓延。
注释:
- 乍去:刚刚离去。
- 飞絮:指柳絮,春天时飘飞的柳树种子。
- 肠断处:形容极度悲伤或孤独的感觉。
- 玄鸟:指燕子,春天归来的鸟。
- 初乳:初春的乳白色,表示春天刚开始。
- 无赖:形容没有办法,或无情。
- 杜鹃:杜鹃鸟,啼叫声常被认为是哀伤的象征。
- 院宇:指院子和房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求可(1629-1683),字子静,号存斋,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作者生活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经历了明清交替时期,常常感受到失去与悲伤,诗中流露出对春天的眷恋与对离别的惆怅。
诗歌鉴赏:
《谒金门》通过描绘春天离去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诗的开头用“春乍去”引入春天的离去,接着以“留得一天飞絮”描绘出春天的短暂与脆弱。飞絮作为春天的象征,提醒人们春天的美好也将随之而去。接下来的“寂寞眼看肠断处”,则将个人的孤独感与春天的离去结合,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能经几朝暮”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奈,而“玄鸟归来初乳”则象征着春天的返归,但诗人却因为心中的忧愁而无法真正享受这一切。接着“消瘦那知如许”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悲伤,无法理解自己为何会如此消瘦,暗示着对生活的无力感。
整首诗在最后以“无赖杜鹃啼更苦”收尾,杜鹃的啼叫似乎在加重诗人的愁苦,成为一种催愁的象征。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离去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情感真挚而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乍去:春天刚刚离去,暗示春天的短暂与无常。
- 留得一天飞絮:柳絮飘飞,象征春天的美好与易逝。
- 寂寞眼看肠断处:内心的孤独与悲伤让人感到痛苦。
- 能经几朝暮:感叹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奈。
- 玄鸟归来初乳:燕子的归来象征春天的到来,然而内心却难以欣喜。
- 消瘦那知如许:诗人因忧愁而消瘦,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
- 无赖杜鹃啼更苦:杜鹃的啼叫强调了诗人的愁苦,成为情感的催化剂。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自然景物(如杜鹃)赋予情感,增强诗意。
- 比喻:将春天与个人感受相联系,形成强烈的对比。
- 对仗:如“春乍去”和“留得一天飞絮”,形成音韵上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与对人生命无常的感慨,流露出深刻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絮:象征春天的短暂与美好。
- 玄鸟:象征春天的到来,代表生机与希望。
- 杜鹃:常被视为哀伤的象征,增添诗的悲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飞絮”指的是什么?
- A. 花瓣
- B. 柳树种子
- C. 雪花
- D. 黄叶
-
诗人用什么鸟来代表春天的到来?
- A. 燕子
- B. 乌鸦
- C. 杜鹃
- D. 知更鸟
-
“无赖杜鹃啼更苦”中“无赖”表示什么?
- A. 可怜
- B. 无情
- C. 可恨
- D. 可爱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陆求可与杜甫:两位诗人都在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但陆求可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杜甫则在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表现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陆求可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