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 其五》

时间: 2025-01-17 09:44:05

斫地烧畬旋旋开,豆花麻荚更菘栽。

荒山半寸无遗土,田父何曾一饱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斫地烧畬旋旋开,
豆花麻荚更菘栽。
荒山半寸无遗土,
田父何曾一饱来。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在荒山中辛勤耕作的艰辛景象。诗人通过描写开垦土地和种植作物,表达出农村的劳动者尽管辛苦却难以获得丰收的无奈和愁苦。

注释

字词注释:

  1. 斫地:指用工具挖掘土地。
  2. 烧畬:烧荒,指用火烧掉杂草等,把土地准备好进行耕作。
  3. 旋旋开:旋转或快速地开启,形容耕作的快速和繁忙。
  4. 豆花:豆类植物开花的状态。
  5. 麻荚:指麻类的果实。
  6. :指青菜的一种,特指白菜类。
  7. 荒山:未开垦的山地。
  8. 田父:指农民。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反映了当时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突出了农民的辛劳与困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和文学家。他的诗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擅长描写农村生活和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经济仍以农业为主,农民的生活十分艰辛。诗人通过描绘农民的辛勤劳作,反映了当时农民在荒山中开垦土地的艰难以及对生活的不满。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 其五》以清晰的描写展现了农村劳动者的辛勤与无奈。首句“斫地烧畬旋旋开”中,诗人用“斫”和“烧”这样的动词,生动地描绘出农民在开垦荒地时的繁忙景象,表现出一种急切而又艰辛的劳动状态。

接着“豆花麻荚更菘栽”,诗人通过描写作物的种植,展示了农民对丰收的期盼与努力。在这两句中,诗人不仅描绘了农业的多样性,还传达了农民对生活的希望。

然而,后两句则转而揭示出农民工作的艰难和收获的微薄。“荒山半寸无遗土”表现出土地的贫瘠与辛苦耕作的无果;“田父何曾一饱来”则是对农民生活状态的深刻反思,显示出农民即使辛勤耕作,依然难以饱腹的悲哀。

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真实与艰辛,表现了农民对生活的不易与无奈,充满了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斫地烧畬旋旋开:描述农民在开垦土地时忙碌的状态,体现了劳动的艰辛。
  2. 豆花麻荚更菘栽:展示了农民种植豆类和菜类的细致劳动,表明他们对农业的投入与期待。
  3. 荒山半寸无遗土:强调了土地的贫瘠,暗示农民尽管努力,依然难以获得理想的收成。
  4. 田父何曾一饱来:直白地表达了农民的困境,尽管辛勤工作,却常常难以温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豆花麻荚”和“菘栽”,构成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荒山”象征着农民生活的困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农民的艰辛与困苦,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关注与同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荒山:象征着未开发的土地与贫瘠的环境。
  • 豆花、麻荚、菘:象征着农民的劳动成果与希望的寄托。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反映了农民生存状态的无奈与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斫地烧畬”是什么意思?

    • A. 种植作物
    • B. 开垦土地
    • C. 收获粮食
  2. 诗中提到的“田父”指的是什么?

    • A. 农民
    • B. 土地
    • C. 收成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自然的描写
    • B. 农民的辛劳与困境
    • C. 诗人的个人情感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描绘了田园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写了自然之美与闲适的田园生活。

诗词对比:

  • 比较杨万里的《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 其五》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都表现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但杨万里的作品更强调了农民的辛勤与困境,而陶渊明则更多地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理想与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杨万里诗集》
  2. 《宋诗三百首》
  3.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杨万里及其时代的文学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