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踏枝》

时间: 2025-01-19 16:45:01

斜日平山寒已薄。

雪过松梢,犹有残英落。

晚色际天天似幕。

一尊先与东风约。

邀得红梅同宴乐。

酒面融春,春满纤纤萼。

客意为伊浑忘却。

归船且傍花阴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斜日平山寒已薄。雪过松梢,犹有残英落。晚色际天天似幕。一尊先与东风约。邀得红梅同宴乐。酒面融春,春满纤纤萼。客意为伊浑忘却。归船且傍花阴泊。

白话文翻译:

斜阳照在平坦的山上,寒意已渐渐消退。雪花飘落在松树的枝头,仍有残留的花瓣飘落。暮色映衬着天空,如同一幅幕布。我与东风先有约定,邀来红梅共饮欢庆。酒面上融化的春意,春光洒满纤细的花蕾。客人因她而忘却一切,归舟在花阴下暂时停泊。

注释:

  1. 斜日:指西斜的太阳,暗示时间已接近黄昏。
  2. 平山:指平坦的山,可能象征宁静的环境。
  3. 寒已薄:寒意已经减轻。
  4. 残英:残存的花瓣,象征春天的余韵。
  5. 晚色:晚上的色彩,暗指黄昏的景色。
  6. 一尊:一杯酒,尊是古代酒器的量词。
  7. 东风:春风,象征春天的到来。
  8. 纤纤萼:指细腻的花蕾,象征春天的生机。
  9. :她,指代红梅。
  10. 归船:返回的船只,暗示旅途的结束。

典故解析:

  • 东风:在古代文学中,东风常常象征春天的到来,传递着生机与希望。
  • 梅花: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常与春天的意象相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宝月是宋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以清新脱俗、融情于景著称。她的诗歌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鹊踏枝》创作于春季,正值梅花盛开、雪融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鹊踏枝》通过描绘斜阳、松梢、梅花等意象,展现了春天的宁静与美丽。诗的开头以“斜日平山寒已薄”引入,给人一种悠闲的感觉,随之而来的“雪过松梢,犹有残英落”,则通过对比展现出春天生机的渐显,喻示着冬天的结束。整首诗的意境如同一幅精美的春景画,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到春天的每一个瞬间。

在表达情感方面,诗中以“酒面融春,春满纤纤萼”展现了诗人与红梅共同饮酒的欢愉,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酒与春的结合也象征了生活的美好与欢乐。最后一句“归船且傍花阴泊”,更是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在岁月的流逝中,诗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斜日平山寒已薄”:描绘黄昏时的山景,寒气渐退,给人温暖的感觉。
  2. “雪过松梢,犹有残英落”:雪花飘落后的松树上仍然有花瓣,象征春天的残存之美。
  3. “晚色际天天似幕”:黄昏的天空如同幕布般延展开来,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4. “一尊先与东风约”:诗人与春风有约,意味着对春天的期待。
  5. “邀得红梅同宴乐”:邀约梅花一同欢庆,体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
  6. “酒面融春,春满纤纤萼”:酒中的春意与花蕾的生机相互交融,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7. “客意为伊浑忘却”:因红梅之美,诗人忘却了外界的烦恼。
  8. “归船且傍花阴泊”:归船停泊在花影之下,象征着宁静和归属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晚色比作幕布,增加了诗的视觉效果。
  • 拟人:赋予春风以情感,使得自然更具生动性。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以及在春日里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欢愉。诗人在自然中找到宁静,体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斜日:象征着温暖和宁静的时光。
  2. 松梢:代表坚韧与生机。
  3. 红梅:象征高洁、坚韧的精神。
  4. :象征欢庆与生活的乐趣。
  5. 花阴:象征宁静的庇护之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斜日平山寒已薄”中的“寒已薄”有什么含义? A. 寒意已减轻
    B. 寒意未减轻
    C. 寒意加重
    D. 无法判断

  2.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着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夏天
    D. 秋天

  3. “归船且傍花阴泊”中“花阴”的意思是什么? A. 花的颜色
    B. 花的影子
    C. 花的香气
    D. 花的形状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春望》 - 杜甫
  2. 《梅花》 - 王安石

诗词对比

  • 《春望》与《鹊踏枝》:两首诗都表现了春天的气息,但《春望》更强调对国事的忧虑,而《鹊踏枝》则是对自然美的欣赏与享受。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诗词入门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