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踏枝 庚申元夜独坐,口占》
时间: 2025-01-19 18:17: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爆竹声喧箫管奏。佳节年年,又到元宵候。灯火六街明似昼。一檠独坐听寒漏。豪兴而今非复旧。老去时迁,愁攒眉间斗。冷淡繁华都阅透。梅花许我同清瘦。
白话文翻译:
鞭炮声响彻,箫声和管乐齐奏。每年佳节又是元宵节。六条街道的灯火亮得像白昼。我独自坐在一旁,听着寒冷的时光流逝。如今的豪情已不再如往昔。随着年岁渐长,烦恼在眉间愈发显现。繁华冷淡的景象我早已看透。梅花只愿陪我同享这清瘦的时光。
注释:
- 爆竹声喧: 爆竹声响亮,喧闹。
- 箫管奏: 指乐器的演奏,营造节日气氛。
- 佳节年年: 每年都在庆祝的佳节。
- 元宵候: 指元宵节的到来。
- 灯火六街: 六条街道上的灯火。
- 一檠独坐: 一支烛光下我独自坐着。
- 寒漏: 寒冷的时光流逝。
- 豪兴而今非复旧: 过去的豪兴如今已不复存在。
- 愁攒眉间斗: 烦恼聚集在眉头。
- 冷淡繁华: 繁华的景象已显得冷淡。
- 梅花: 象征坚韧与清冷的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榕,清代诗人,生于文人世家,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人生哲理、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庚申年元宵节,诗人独坐于灯火辉煌的街道,回顾往昔,感慨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化。
诗歌鉴赏:
《鹊踏枝 庚申元夜独坐,口占》是潘榕在元宵节独坐时写下的诗作,展现了他对节日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慨。开头几句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爆竹声和乐器声交织,热烈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欢愉。然而,紧接着的“豪兴而今非复旧”则转入沉思,诗人感叹年华已逝,曾经的豪情已不再,生活的冷淡与烦恼如影随形。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诗歌情感更加深刻。
诗中“冷淡繁华都阅透”一句,表现出诗人对繁华景象的透彻理解与淡然态度。他不再沉迷于外在的热闹,而是转向内心的平静与思考。最后一联“梅花许我同清瘦”,则用梅花作为象征,表达了诗人愿与梅花共存的心愿,尽管生活清瘦却依然坚韧,正如梅花在寒冬中傲然绽放。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时间以及节日的独特感悟,显示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立的精神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爆竹声喧箫管奏: 首句通过声响描绘节日气氛,给人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感受。
- 佳节年年,又到元宵候: 以“年年”强调节日的循环与恒久。
- 灯火六街明似昼: 六街的灯火如白昼般明亮,突显节日的热闹。
- 一檠独坐听寒漏: 从热闹转向个人独处,烛光下的孤独感增强了情感的深邃。
- 豪兴而今非复旧: 反映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失落。
- 老去时迁,愁攒眉间斗: 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烦恼的积聚。
- 冷淡繁华都阅透: 诗人对繁华的洞察,显示了对世事的无常与冷静。
- 梅花许我同清瘦: 用梅花象征坚韧与清冷,表达诗人内心的追求与接受。
修辞手法:
- 对比: 诗中对节日热闹与个人孤独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突。
- 意象: 梅花作为意象,传达出坚韧与孤独并存的情感。
- 排比: “冷淡繁华都阅透”,增强了语气的力量。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元宵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缅怀与对现实的感悟,体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内心的坚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爆竹: 代表节日的庆祝与热闹。
- 灯火: 象征光明与希望。
- 梅花: 代表坚韧与清冷,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春节
B. 元宵节
C. 中秋节 -
诗人如何形容六街的灯火?
A. 明亮如星
B. 明似白昼
C. 暗淡无光 -
诗人希望与什么一起“同清瘦”?
A. 冬雪
B. 梅花
C. 月亮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潘榕的诗更加关注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往的反思,而李白则侧重于对亲人的思念与对故乡的眷恋。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潘榕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元宵节文化与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