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景仁教论相过》
时间: 2025-01-02 07:48: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俞景仁教论相过
作者: 黄庚 〔宋代〕
江云舒卷弄阴晴,新绿园林似染成。
花怯晓风寒蝶梦,柳愁春雨湿莺声。
栖迟茅屋无尘事,深闭柴门远俗情。
佳客相过慰岑寂,酒边闲把近诗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宁静。江边的云彩时而舒展,时而卷起,变化无常;新绿的园林仿佛被染上了颜色,生机勃勃。清晨的微风让花儿感到寒意,蝴蝶的梦境似乎变得胆怯;柳树在春雨中愁苦,湿润的雨声伴随黄莺的叫声。诗人住在茅屋中,远离尘世的烦恼,柴门紧闭,与世无争。偶尔有佳客造访,打破了宁静,酒桌旁闲聊着近来的诗作,感受生活的雅趣。
注释:
字词注释:
- 江云:指江边的云彩。
- 新绿:刚发芽的绿色。
- 寒蝶梦:指清晨的凉风使蝴蝶的梦境变得胆怯。
- 湿莺声:春雨湿润了环境,影响了黄莺的鸣叫。
- 栖迟:停留、栖息。
- 无尘事:没有世俗的琐事。
- 岑寂:寂静。
- 近诗评:指对最近的诗作进行评论。
典故解析:
- 此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心灵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庚,字仲明,号静斋,南宋诗人,以词风清丽见长,善于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多表现宁静、闲适的生活态度,反映了文人隐逸的理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黄庚隐居生活期间,反映了他对于宁静生活的渴望以及与友人相聚时的愉悦心情。在宋代社会背景下,文人追求诗意栖居,脱离官场的纷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内心的宁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首联“江云舒卷弄阴晴”直接引入了自然的变化,营造出一种动态的画面感。在这种变化中,新绿的园林似乎被春光染上了生机,象征着希望和活力。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通过“花怯晓风寒蝶梦”和“柳愁春雨湿莺声”描绘了春天的细腻情感,花儿和柳树都在表达各自的情感,体现出自然界的灵动。
后两联则转向诗人的内心世界,栖息在茅屋中的他远离尘世的烦恼,柴门紧闭,显示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拒绝与对清静的向往。最后一句“佳客相过慰岑寂”则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尽管生活宁静,但偶尔的相聚与交流仍能带来心灵的慰藉。整首诗浑然一体,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又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剖析,让人感受到一种恬淡而富有诗意的生活状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云舒卷弄阴晴:描绘江边的云彩变化,象征生活的多变。
- 新绿园林似染成:新绿的园林充满生机,色彩鲜明。
- 花怯晓风寒蝶梦:花儿在清晨微风中显得畏惧,表现出春天的寒意。
- 柳愁春雨湿莺声:柳树因春雨而感到忧愁,湿润的环境影响了小鸟的鸣叫。
- 栖迟茅屋无尘事:诗人隐居于茅屋,远离世俗琐事。
- 深闭柴门远俗情:柴门紧闭,象征与世隔绝的宁静。
- 佳客相过慰岑寂:朋友的来访打破了寂静,带来温暖。
- 酒边闲把近诗评:与友人畅谈诗作,享受生活的雅趣。
修辞手法: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比如“新绿园林似染成”与“花怯晓风寒蝶梦”。
- 拟人:花、柳、莺都有情感,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和状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交流,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云:象征变化与无常。
- 新绿:代表生命与希望。
- 花:脆弱与美丽。
- 柳:柔情与忧愁。
- 茅屋:象征隐逸与平静。
- 柴门:象征与世隔绝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自然现象有哪些? A. 太阳 B. 江云 C. 大雪
- 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是: A. 热衷参与 B. 远离尘世 C. 忽视生活
- “佳客相过慰岑寂”中的“佳客”指的是: A. 朋友 B. 家人 C. 陌生人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比较黄庚的隐逸与杜甫的忧国忧民,在自然描写上,黄庚更注重内心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强调社会现实的困扰。两者在风格上虽有差异,但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对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黄庚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