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陕西开胜壤,召南分沃畴。
列树巢维鹊,平渚下睢鸠。
憩棠疑勿剪,曳葛似攀樛。
至今王化美,非独在隆周。
白话文翻译:
陕西的土地肥沃开阔,召南的沃土分布广泛。
树木成行,营巢的喜鹊栖息其中,平坦的水边,睢鸠在水面下游弋。
栽种的棠梨似乎不必剪枝,垂挂的葛藤仿佛在攀援着树枝。
直到今天,王朝的恩泽依然美好,不仅仅是在隆周时期。
注释:
- 陕西:指中国西北的一个省份,地势宽阔,土地肥沃。
- 胜壤:指肥沃的土地。
- 召南:古地名,位于今湖南一带,沃土丰富。
- 维鹊:指喜鹊,常用于比喻吉祥。
- 平渚:平坦的水边。
- 睢鸠:一种水鸟,常见于江河湖泊。
- 憩棠:指在棠树下休息。
- 王化:王朝的德政与恩泽,通常指良好的治理。
- 隆周:指周朝的隆盛时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骆宾王(约公元619年-约公元684年),字观光,号少游,唐代著名诗人,以七言诗著称,是初唐四杰之一。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与社会关怀。
创作背景:
《至分陕》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发展时期,诗人通过描绘陕西的美好自然景观,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与对国家繁荣的期盼。
诗歌鉴赏:
《至分陕》是一首描写陕西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的诗作。骆宾王以清新细腻的笔触,以陕西的土地、树木和水鸟为题材,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陕西开胜壤,召南分沃畴”以宽阔的土地与肥沃的沃土为开篇,展现了陕西的自然富饶;接着“列树巢维鹊,平渚下睢鸠”描绘了鸟类栖息的和谐景象,充满生机与活力;而“憩棠疑勿剪,曳葛似攀樛”则流露出对大自然的珍视,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最后,“至今王化美,非独在隆周”则以历史的眼光回顾王朝的美德,呼应了前文,升华了全诗的主题。整首诗呈现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田园气息,既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也反映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陕西开胜壤:描绘陕西的土地肥沃、开阔,展现出自然环境的优越。
- 召南分沃畴:将陕西与召南的沃土相提并论,强调土地的富饶与生机。
- 列树巢维鹊:生动的描写了树木成行,喜鹊在其中筑巢的场景,体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 平渚下睢鸠:水边的睢鸠悠然自得,展现出自然生物的生动,增加了诗的活力。
- 憩棠疑勿剪:表达对棠树的珍视,隐含着对自然保护的思考。
- 曳葛似攀樛:葛藤垂挂,似在攀援树木,展现出自然的生机与灵动。
- 至今王化美:强调至今王朝的治理仍然美好,反映出对国家的美好期望。
- 非独在隆周:不仅是历史的辉煌时期,表明对当下美好治理的肯定。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自然景物描绘人文环境,增强形象性。
- 拟人:通过“憩棠”、“曳葛”等描写,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陕西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环境,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与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陕西:象征着丰饶与生机。
- 喜鹊:象征吉祥与美好。
- 棠树:寓意坚韧与珍贵。
- 葛藤:象征着生命力与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陕西”指的是哪个地区? A. 东北
B. 西北
C. 南方
D. 西南 -
“列树巢维鹊”中的“维鹊”指的是什么鸟?
A. 乌鸦
B. 喜鹊
C. 雀鸟
D. 鸽子 -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隆周”指的是什么时期?
A. 商朝
B. 周朝
C. 汉朝
D. 唐朝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崔颢的《黄鹤楼》
诗词对比:
骆宾王与王之涣的诗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骆宾王更多侧重于土地与生机的描写,而王之涣则强调高远的视野与历史的深邃。两者在主题上皆表现了对故乡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表达方式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骆宾王诗集》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