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从李长史游开道林故山》
时间: 2025-01-01 14:32:52意思解释
春晚从李长史游开道林故山
作者:骆宾王 〔唐代〕
原文展示:
幽寻极幽壑,春望陟春台。
云光栖断树,灵影入仙杯。
古藤依格上,野径约山隈。
落蕊翻风去,流莺满树来。
兴阑荀御动,归路起浮埃。
白话文翻译:
在幽静的山谷里,我寻觅着极为幽深的地方,春天的景色在春台上展现。
云彩的光辉栖息在断裂的树上,灵动的影子倒映在仙人的杯中。
古老的藤蔓依附在格子上,野外的小路蜿蜒于山的隐蔽处。
落花随风飘散,黄莺在满树间鸣叫。
兴致渐渐消散,归途上扬起浮尘。
注释:
- 幽壑:幽深的山谷。
- 陟:登上、攀登。
- 云光:云彩的光辉。
- 灵影:灵动的影子。
- 古藤:古老的藤蔓。
- 野径:乡间的小路。
- 落蕊:花瓣落下。
- 流莺:鸣叫的黄莺。
- 兴阑:兴致消散。
典故解析:
- 李长史:李长史即李白,唐代著名诗人,其游历生涯和诗作常常描绘山水自然的美景。
- 仙杯:即传说中的神仙所用的杯子,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骆宾王,字观光,号少游,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于世。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骆宾王游历道林故山之际,表现了诗人对春日山水的热爱及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幽美景色,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开篇以“幽寻极幽壑”引入,给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感觉,仿佛带领读者走进一处隐秘的山谷。接着,诗人描绘了云光与古藤的景象,带有一种灵动的美感。最后,落花和流莺的意象则让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展现了春天的气息。诗的尾声“归路起浮埃”则暗示着诗人对自然的留恋和归途的无奈,形成了情感的层次与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幽寻极幽壑:描绘诗人深入幽静的山谷,展现了对自然的向往。
- 春望陟春台:春天的景色一览无余,令人心旷神怡。
- 云光栖断树:云彩映衬在断裂的树木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 灵影入仙杯:灵动的影子倒映在神仙的杯中,象征着超脱的境界。
- 古藤依格上:古藤依附在格子上,传达出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 野径约山隈:小路蜿蜒于山的隐蔽处,增添了诗的隐秘感。
- 落蕊翻风去:花瓣随风飘落,展现了春天的短暂美丽。
- 流莺满树来:黄莺在树间飞舞,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活力。
- 兴阑荀御动:兴致渐渐消散,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留恋。
- 归路起浮埃:归途上扬起浮尘,暗示对归家的无奈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联系,增强情感的表达。
- 拟人:云光、灵影等被赋予人性化的特征,使得画面更为生动。
- 对仗:整体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展现了他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幽壑:象征隐秘与宁静。
- 云光:自然的美与变化。
- 古藤:生命的坚韧与历史的积淀。
- 流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幽寻极幽壑”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热闹的城市
B) 幽静的山谷
C) 广阔的海洋 -
诗中提到的“流莺”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冬天的寒冷
C) 秋天的凋零 -
“归路起浮埃”的意思是?
A) 归程平坦
B) 归途尘土飞扬
C) 归家心情愉悦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骆宾王与王维的诗都体现了自然的美,但骆宾王更侧重于春的生机,而王维则着重于秋的静谧。两者在意象、情感上有所不同,但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骆宾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