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诗四十八首》

时间: 2025-01-20 00:46:25

不觉年年撚指过,急如催浪转长河。

鼎中日月知人少,世上阴阳识者多。

尽为资财损真性,皆因女色逐流波。

□□半有归泉路,忍把真元乱鬼魔。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觉年年撚指过,急如催浪转长河。
鼎中日月知人少,世上阴阳识者多。
尽为资财损真性,皆因女色逐流波。
半有归泉路,忍把真元乱鬼魔。

白话文翻译:

不知不觉中,岁月如指间沙般流逝,仿佛急浪推动着漫长的河流。
鼎中日月,知道的人少,世间了解阴阳变化的人却很多。
这一切只是为了追逐财富,损伤了真性;全因对美色的追求,随波逐流。
半有回归自然的路,但又怎能忍心让真元被鬼神所乱。

注释:

  • 撚指:指用手指轻轻捏合,形容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 长河:长河是指时间的流逝,暗含时间的无情。
  • :古代器物,象征天地日月。
  • 阴阳:道教的基本概念,指宇宙万物的两种基本对立力量。
  • 真性:真正的本性,指人内心真实的自我。
  • 女色:指女性的美色,常用来形容对女性的迷恋。
  • 归泉路:指回归自然的道路,隐喻寻找内心的真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继先,宋代人,生平不详,以道教哲学及修道思想为主,作品多关注个人修养与社会现象。

创作背景: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士人多感到功名与财富的追逐使人失去本性,反映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思考。

诗歌鉴赏:

本诗采用了独特的时空观念,诗人在开篇便以“年年撚指过”引入,迅速抓住了时间流逝的主题。时间的急促在“急如催浪转长河”中得到了形象化的体现,仿佛无尽的岁月如同奔流不息的河水,令人感到无奈与惋惜。

随后的两句以“鼎中日月”和“世上阴阳”展开,强调了人类对自身本质的认识与社会认知的差异。作者指出,真正了解生命本质的人少之又少,而那些追逐物质与名利的人却比比皆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尽为资财损真性”一句,直指人们因追逐财富而损害了自身的真实本性,揭示了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接下来的“皆因女色逐流波”,则借用女性之美来反映人性中的软弱,暗指那些因迷恋而迷失自我的人们。

最后两句“半有归泉路,忍把真元乱鬼魔”,不仅表达了对自我救赎的渴望,同时也揭示了内心的挣扎与矛盾。尽管有回归自然的道路,但在外界诱惑和个人欲望的交织中,人心的真元往往被鬼神所干扰。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生命本质的思考,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学,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真理的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不觉年年撚指过: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反映出人生的无常。
    2. 急如催浪转长河:形容时间如波涛汹涌,难以把握。
    3. 鼎中日月知人少:象征性的表达,强调知道真理的人非常少。
    4. 世上阴阳识者多:相对而言,懂得阴阳变化的人却很多。
    5. 尽为资财损真性:追逐物质会损害人的真实本性。
    6. 皆因女色逐流波:因迷恋美色而随波逐流,反映人性的弱点。
    7. 半有归泉路:有回归自然的道路。
    8. 忍把真元乱鬼魔:不忍心让内心的真实被外界的干扰所乱。
  • 修辞手法

    • 比喻:“急如催浪”将时间比作急流,形象生动。
    • 对比:“知人少”与“识者多”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主题。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时间流逝、物质追求与内心挣扎的思考,表达了对真实自我与世俗欲望的深刻反思,提倡回归自然与本真。

意象分析:

  • 时间: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逆转。
  • :象征天地与宇宙的运行,反映哲学思考。
  • 阴阳:代表着宇宙的变化法则,强调对生命的理解。
  • 女色:象征诱惑与迷惑,反映人性的弱点。
  • 归泉:象征寻求内心平静与自然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撚指”是指什么? A. 轻轻捏合
    B. 指挥
    C. 计算

  2. “尽为资财损真性”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财富的追求
    B. 迷失自我的后果
    C. 对美色的享受

  3. 诗中提到的“归泉路”代表着什么? A. 追逐财富的道路
    B. 回归自然的道路
    C. 追求名利的道路

答案:1.A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歌颂人生与时间流逝,强调及时行乐。
  • 杜甫《春望》:反映对社会现象的关切,抒发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张继先与李白的风格对比:
    • 张继先关注内心修养与哲理思考。
    • 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及时行乐,展现不同的生活态度与哲学观点。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张继先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