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蓬莱·归故山》
时间: 2025-01-19 17:50: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蓬莱·归故山
作者:王沂孙 〔宋代〕
扫西风门径,黄叶凋零,白云萧散。
柳换枯阴,赋归来何晚。
爽气霏霏,翠蛾眉妩,聊慰登临眼。
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
数点寒英,为谁零落,楚魄难招,暮寒堪揽。
步屧荒篱,谁念幽芳远。
一室秋灯,一庭秋雨,更一声秋雁。
试引芳樽,不知消得,几多依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乡时的情景和心情。诗人走在西风吹拂的小路上,看到黄叶纷纷凋落,白云也显得孤零零的。柳树换上了枯黄的阴影,回家的时刻似乎来得太晚。清爽的气息散发开来,翠绿色的眉宇显得妩媚,稍稍安慰了登高望远的目光。故乡犹如尘埃,故人仿佛梦境,爬上高处却感到懒散。几朵寒梅,究竟为了谁而凋零,孤独的魂魄难以召唤,傍晚的寒意让人堪怜。走在荒凉的篱笆边,谁在思念那幽静的芳香?一室的秋灯,一庭的秋雨,还有一声秋雁的哀鸣。试着举起美酒,不知要消磨多少愁苦。
注释
- 扫西风:指扫去西风,表达秋天的到来。
- 黄叶凋零:黄叶纷纷落下,象征着秋天的萧条。
- 楚魄:指楚地的灵魂,寓意孤独。
- 幽芳:指幽静的花香,象征着美好的事物。
典故解析
- 柳换枯阴:这里的“柳”象征着柔美与生命,而“枯阴”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故国如尘,故人如梦:包含了对故乡和故人的怀念与失落,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沂孙,宋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著称,善于表达对自然、故乡和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归乡之际,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流露出的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诗歌鉴赏
这首《醉蓬莱·归故山》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意象而引人入胜。开篇的“扫西风门径”,勾勒出秋日的萧瑟,伴随着“黄叶凋零”,给人一种凋零与失落的感觉。诗人在自然景象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无尽思念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接着“爽气霏霏,翠蛾眉妩”,展现出一种美的瞬间,尽管内心充满了惆怅,但这一刻的美依然让人感到安慰。后半部分通过“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直接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情感真挚,景物描写细腻,情景交融,令人深思。诗中“试引芳樽,不知消得,几多依黯”的句子,表达了对生活的迷茫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扫西风门径,黄叶凋零,白云萧散:描绘秋日景象,传达出一种萧瑟的气氛。
- 柳换枯阴,赋归来何晚:柳树的枯黄与归家的晚意相呼应,感叹归乡的迟疑。
- 爽气霏霏,翠蛾眉妩,聊慰登临眼:清爽的气息和美丽的景象稍稍安慰了诗人的心情。
- 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对故乡和故人的怀念,表达了无尽的惆怅。
- 数点寒英,为谁零落:寒梅凋零,反映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
- 楚魄难招,暮寒堪揽:孤独的心灵难以召回,傍晚的寒气更添忧伤。
- 步屧荒篱,谁念幽芳远:走在荒凉的篱笆旁,感叹无人记得那远方的芬芳。
- 一室秋灯,一庭秋雨,更一声秋雁:秋天的灯光和雨声,伴随着孤雁的哀鸣,营造出寂寥的氛围。
- 试引芳樽,不知消得,几多依黯:举杯邀饮,感叹无尽的愁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故乡比作尘埃,表达对故乡的微弱感受。
- 拟人:秋灯、秋雨等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对仗的美感,增强了音韵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惆怅,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叶: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与生命的流逝。
- 寒英:代表美好的事物的消逝与无奈。
- 秋灯、秋雨:映射诗人的孤独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黄叶”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萧索
C. 冬天的寒冷
D. 夏天的繁茂 -
诗人对故国的感觉是: A. 渴望
B. 忘记
C. 轻视
D. 无奈 -
“试引芳樽”中的“芳樽”指的是什么? A. 酒杯
B. 花瓶
C. 笔墨
D. 书籍
答案
- B
- D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醉蓬莱·归故山》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静夜思》更偏向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而《醉蓬莱·归故山》则融入了更多自然景象的描写,形成了更为丰富的意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诗三百首》
此诗呈现了王沂孙深邃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值得细细品味与琢磨。